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毛泽东首回韶山 在“毛主席万岁”声中显得很高兴--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离开故居,毛主席[ZhuXi]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取道去韶山[ShaoShan]小学,看望老师和同学,在全校师生热烈欢迎和“毛主席[ZhuXi]万岁”声中,毛主席[ZhuXi]显得特别高兴,他走到老师和同学中间,亲切地同小朋友交谈着。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3月24日第5版,作者:王明富,原题:《毛泽东第一次回韶山[ShaoShan]》
每当我诵读毛泽东的宏伟诗篇《到韶山[ShaoShan]》时,就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许多许多。因为此首诗就是他为了中国革命,为使“日月换新天”,阔别32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期间写成的。在那不足3天的短暂时间内,韶山[ShaoShan]冲所涌现的一个个动人场面,仍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著名诗作《到韶山[ShaoShan]》的诞生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ZhuXi]视察湖北武汉工作刚刚结束,就在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和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的陪同下,从武汉登船东下江西九江。登岸后即乘汽车在一条公路上驰行。前面是到哪里,作为随卫人员,我们[WoMen]未被告知。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才知道是到了毛主席[ZhuXi]久别的故乡——湖南湘潭韶山[ShaoShan]。这时所有随员无不兴高采烈。
到达韶山[ShaoShan],已近傍晚了。毛主席[ZhuXi]的座车开到他的故居对面,一座新建于南山坡上的房子旁边。这里就是当地为他准备的住处。此处青山环抱,显得十分宁静。也许是毛主席[ZhuXi]回故乡来得突然,也许是他事先打了招呼,不要惊动乡亲,不要搞什么欢迎仪式。只有时任省委书记的周小舟和村干部、村中长者在那里迎候。
32年前,毛主席[ZhuXi]就是从这里告别父老乡亲,冲破重重危难,走向革命征途。经过几十年的斗争,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已成立十周年了,如今才得以抽暇回归故里。回到韶山[ShaoShan]的当天晚上,警卫局沈同处长告诉我们[WoMen],今天到了毛主席[ZhuXi]的故乡了,晚上毛主席[ZhuXi]请客,我们[WoMen]从北京来的警卫、秘书、医务等服务人员也都在邀请之列。平时我们[WoMen]总觉得自己和毛主席[ZhuXi]是一家人,今天怎么成了客人了?不由多思就以客人的身份去赴宴了。我们[WoMen]到时,毛主席[ZhuXi]邀请的宗亲乡邻已是高朋满座了。客人到齐后,毛主席[ZhuXi]举着杯,十分亲切地到每个桌前同客人们碰杯,以示对客人诚挚的欢迎。虽然席间没有更多的祝酒、欢迎等客套话,但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之中,当晚吃了什么饭菜,都记不得了,但毛主席[ZhuXi]热情举杯同自己碰杯的情景,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也许是对故园32年往事的回忆,对父母、亲人的怀念,对风雨坎坷中奋斗数十年的追思,回韶山[ShaoShan]的当晚,毛主席[ZhuXi]的住室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写下了著名诗篇《到韶山[ShaoShan]》: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