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胡德平思忆父亲胡耀邦: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3)
现在改革[GaiGe]开放30年过去了,30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WoMen]中国[ZhongGuo]共产党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ZhongGuo]成立,是28年,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么一段时间,大约也是30年。每一段时间,我们[WoMen]党内都有一个很清晰的理论概述。对于改革[GaiGe]开放的30年,应当客观、大胆真诚地把这个问题[WenTi]总结一下,我们[WoMen]应该注意这方面的财富。
解放思想[SiXiang]的背后是解放人
隐虹:胡耀邦对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很关注,他怎么看思想[SiXiang]解放的问题[WenTi]?
胡德平:原来我们[WoMen]认为,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个解放思想[SiXiang]的运动。但是我一个朋友跟我说,思想[SiXiang]解放运动背后还是解放人。如果思想[SiXiang]受到束缚,人和人的关系就可能成为主仆关系、主奴关系、从属关系。毛泽东爱看《法门寺》,刘瑾让贾桂坐。贾桂说奴才是站惯了的。胡耀邦就经常讲,认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为之而奋斗的同志是革命家;过着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奴隶生活的人是奴隶;身为奴隶还赞美自己的奴隶生活的人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他是真正喜欢年轻人的,他不希望思想[SiXiang]不解放,墨守成规。我年轻的时候,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的前途是在闯,你们要经过实践,你们要经过磨炼,社会当然要关心你,但是你们的前途你们要自己努力。他特别欣赏有创造精神的人。他常爱用反弹琵琶来比喻不要按照常规、不要走别人的道路的做法。他看《三国演义》,他就对魏延出兵子午谷,直捣长安的提法很欣赏,后来魏国灭蜀,人家也是走了阴平小道,他说魏延的建议值得研究,比诸葛亮要好---他就是真正思想[SiXiang]开放的人,对广东的任仲夷,福建的项南,还有辽宁的郭峰等敢闯、敢试的干部,他都是比较支持。
自评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隐虹:胡耀邦为什么把自己界定为一个过渡性人物?
胡德平:1981年4月,他曾经从泰山的十八盘登顶。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ZhongGuo]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以登泰山比喻克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那个时候他雄心万丈。在当时,好像对中国[ZhongGuo]经济发展很乐观的人还不多。随着改革[GaiGe]的推进和深入,他也逐渐了解了改革[GaiGe]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心情更平稳了些。对一些问题[WenTi]的认识上,我也不见得能理解,但是他还是有信心的。
在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换届的中间,推出了一批年轻干部,他把希望、把未来寄托在后一辈人身上:我是个过渡性的人物。他为什么有信心呢?他说革命自有后来人,不是我看中了你、或者我看中了他,革命的大潮、社会的进步,一定会推出接班人来。
隐虹:他说自己是过渡性人物有多次,最早是什么时候?
胡德平:1980年(中央)书记处一恢复他就这么说,他说工作方法我们[WoMen]学毛泽东,工作精神我们[WoMen]学周总理,抓大事不搞繁琐哲学我们[WoMen]学邓小平。即便是如此,我们[WoMen]的工作很可能干得不好,你们很可能不满意,为什么,我们[WoMen]这届领导班子的人是一届过渡性的人物,我们[WoMen]都有局限性。他说我们[WoMen]只有兢兢业业工作,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家庭。
我也觉得他是个过渡性的人物。但是他这个过渡确实是和中国[ZhongGuo]13亿人民在共同过渡,我希望我们[WoMen]的人民群众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隐虹:胡耀邦的经济思想[SiXiang],对中国[ZhongGuo]未来的经济改革[GaiGe]有什么样的意义?
胡德平:我在这本书前言里面介绍过,“文革”期间侯外庐先生主编《中国[ZhongGuo]思想[SiXiang]通史》时对我说,我们[WoMen]缺少对古代诸子经济思想[SiXiang]史的整理和研究,他对此表示很遗憾。一个社会,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里面派生出来的。
我们[WoMen]现在政策方针的制定,我觉得最宝贵的一点,是要有一个理论的指导,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政策方针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思想[SiXiang]的高度、概括的能力和理论的厚度。如果理论层次和深度上没有一个很高的指导,亿万人民参加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就可能会走弯路,还很可能产生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