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61年长春3名普通人如何被打为“反党小集团”--国家年鉴
核心提示:三兄弟都有所谓思想斗争的过程,由最初的“不认罪”,“不交代[JiaoDai]”,到“逐步坦白”、“互相揭发”、“彻底交代[JiaoDai]”。
本文摘自《文史精华》2010年第4期,作者:姜东平,原题:《“三兄弟反党小集团”案件始末》
长春市繁华的长江路上,曾经有个“秋林公司”,20世纪50年代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成为国营百货第三商店,长春人习惯地叫它“三商店”。余德祥、崔振卫、庞万举是三商店的青年职工,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TaMen]经常聚到一起畅谈理想,诉说苦闷,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然而,就在3人打得火热的时候,不幸却悄然降临了。
“原罪”
1965年,社教工作[GongZuo]队进驻三商店,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要把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不至于像小陈庄那样冷冷清清(电影《夺印》中,社教运动初期小陈庄的景象),就要搞出成绩来。经过发动群众揭发检举[JianJu],余德祥、崔振卫、庞万举进入了工作[GongZuo]队的视线,于是四清工作[GongZuo]队调阅了他们[TaMen]3人的档案。
余德祥是陕西省旬阳县人。1945年在本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国民党宪兵第六团补充连,在宝鸡市马营镇受训。翌年5月开赴东北长春,驻守南关大桥。长春被围期间,中共与国民党代表在大和旅馆(今春谊宾馆)秘密接触,商谈国民党六十军起义之事,余德祥做过警卫。1957年到三商店做营业员。
崔振卫解放前家庭生活贫困不堪,靠做帽子换钱维持生活。长春被围期间,当了7个月的“国军”,解放后在被服厂做工,1959年到三商店做清扫工、营业员。
庞万举是3人中年纪最小的,小业主家庭出身,1955年到三商店工作[GongZuo]。3人家境都不算富裕,但是来自政治上的压力,远比生活的窘迫严重得多。
1955年肃反运动开始,《人民日报》在同年8月22日发表社论《必须忠诚老实》,指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待自己的国家和对待领导这个国家的共产党,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毫无疑问应该采取忠诚老实的态度。如果有人用说假话、扯谎的手段来欺骗国家、欺骗共产党和其他革命组织,他就一定会受到群众的鄙视,因为人们都认为这种欺骗行为是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为人道德的。”尤其是“作为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国家机关工作[GongZuo]人员,更应该用忠诚老实的态度对待党、对待团、对待国家、对待一切革命的组织,否则他不仅会受到群众的鄙视,同时也将为党组织、团组织和国家的纪律所不容”。社论还正告那些说假话的人:“有人隐瞒了家庭成分,有人隐瞒了社会关系,有人伪造了党龄、团龄,有人隐瞒和伪造了自己的大部历史以至全部历史,有人甚至隐瞒了情节重大的背叛党和国家的罪行。这种隐瞒和伪造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共产主义和新社会的道德品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反革命[FanGeMing]分子所利用。”
商店党组织号召揭发和检举[JianJu]一切暗藏的反革命[FanGeMing]分子,同时坦白交代[JiaoDai]自身历史“罪恶”。
按说,余德祥应属起义人员,但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FanGeMing]并受3年管制刑罚,于1960年11月30日定案。主要事实是,1948年10月,在东大桥卡哨时,以八路军嫌疑为名检查一名少年,送交班长周文焕,又由班长送交队部,后果不详。又一次,随同十多人一起去东大桥某车店,查出走私布匹的4人,送交兵队部处理。
关于对余德祥历史问题[WenTi]的检举[JianJu],档案资料里有一份记载:“长辛店铁道部工厂管理局干训班学员于成志检举[JianJu]其姐夫余德祥1948年当宪兵副官,驻长春市东大桥把守卡哨,专为搜查我地下工作[GongZuo]者及共产党员,将我地下工作[GongZuo]者衣服脱光放在雪地里,用大磨压其身上,并在其身上用人踩,想从中获得我军情报,最后送屠杀营,当时从新七军和六十军抓来的都交给他,他屠杀我地工无数。”此份材料[CaiLiao]形成于1955年10月15日,根据检举[JianJu]材料[CaiLiao],商店党组织配合公安机关,对余德祥有否“血债”问题[WenTi]进行了调查。结果证实,“于成志所检举[JianJu]的严刑拷打我地工人员,经调查了解并无此事”,纯属道听途说,毫无根据。1961年,商店组织再次追查余德祥是否参与这一事件。余承认自己当时在东大桥出过勤务,但是否参与了这个事件记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