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秘书眼中的习仲勋:习近平为人特别像他父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
习老最早提出“经济特区”的概念,还为广东要来了“先走一步”的“尚方宝剑”
习老是1978年4月到广东[GuangDong]主持工作[GongZuo]的。先是任省委第二书记[ShuJi]、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2月,任省委第一书记[ShuJi]、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后又当选为省长,直至1980年12月调回中央[ZhongYang]。习老主持广东[GuangDong]工作[GongZuo]的这段时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当时[DangShi]的广东[GuangDong],在经历了十年“文革”动乱之后,千头万绪,百废待兴。而习老直至来广东[GuangDong]的前一个月,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按习老的夫人齐心的话说:“仲勋那时候恨不得没日没夜地工作[GongZuo],他想把失去的16年时光补回来,多为党和人民做些实事。”
习老到任后,即到广东[GuangDong]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接触了很多人,了解了许多事。当时[DangShi],素有“水果之乡”美誉的广东[GuangDong],别说荔枝、香蕉这些水果成了奢侈品,就连日常必须的副食品也极其短缺。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多是“无缝钢管”(空心菜),更不敢养“三鸟”(鸡鸭鹅)。习老曾说过这样一件事:1978年7月,他到当时[DangShi]的宝安县城深圳考察,在沙头角镇第一次看到那条独特的“中英街”。一街之隔,香港那边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荒凉冷清,不少人跑到香港那边去就不回来了。他感到很难过。这次宝安之行,对他的触动很大,他下决心要搞好广东[GuangDong]的经济。
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习老意识到,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广东[GuangDong]难以有大的发展,调整经济的关键是政策,如果中央[ZhongYang]能给广东[GuangDong]一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东[GuangDong]完全有能力把经济搞上去。不久机会就来了。
1978年11月至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多月的中央[ZhongYang]工作[GongZuo]会议。会议期间,习老代表广东[GuangDong]省委汇报了广东[GuangDong]的工作[GongZuo],其中就讲到希望中央[ZhongYang]能给广东[GuangDong]更大的支持,多给地方处理问题的机动余地。比如允许广东[GuangDong]吸收港澳华侨资金,从香港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和技术,购进电力,进口部分饲料,以便把一些国营农场、畜牧场、海水养殖场等装备起来,作为示范,培养人才,取得经验;同时在近香港的地方搞拆船业,以解决钢材之需,发展支农工业;还希望中央[ZhongYang]允许广东[GuangDong]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与港澳厂商建立直接的联系;凡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授权广东[GuangDong]决断处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层次手续。这种敢于突破旧体制的大胆构想,在当时[DangShi]是非常难得的。
中央[ZhongYang]工作[GongZuo]会议之后,习老又出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老曾说过,参加[CanJia]完这次会议,他心里有底了,他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与中央[ZhongYang]提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非常相似。
回到广东[GuangDong],习老召集省委常委开会,讨论如何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根据广东[GuangDong]的特点和优势,要求中央[ZhongYang]给广东[GuangDong]放权,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让广东[GuangDong]先行一步。
1979年4月,习老再度赴京参加[CanJia]中央[ZhongYang]工作[GongZuo]会议,这次会上习老直截了当地把广东[GuangDong]省委的这些想法说了出来。他请王全国同志[TongZhi](时任广东[GuangDong]省委副书记[ShuJi])代表省委发言,建议在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些地方实行单独管理,建立对外加工贸易区,以利于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投资,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
广东[GuangDong]省委的意见引起了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常委的重视,并得到赞许和支持。之后,习老又单独向小平同志[TongZhi]汇报。小平同志[TongZhi]听后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当谈到配套资金时,小平同志[TongZhi]一挥手:“中央[ZhongYang]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5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受中央[ZhongYang]委托,率领一个由中央[ZhongYang]有关部委领导组成的工作[GongZuo]组到广东[GuangDong],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并帮助广东[GuangDong]省委起草了一个文件上报中央[ZhongYang](即《关于发挥广东[GuangDong]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这个文件给特区定名为“出口特区”。
7月中旬,中央[ZhongYang]做出了回应,批准了广东[GuangDong]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方案,同意广东[GuangDong]、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深圳和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即1979年“50号文件”)。
对于中央[ZhongYang]的这一决策,习老感到责任重大。他多次讲到当时[DangShi]的心情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广东[GuangDong]有了这个权,可以先走一步,充分发挥广东[GuangDong]优势,也为全国摸索一点经验,这个任务很光荣;惧的是,任务艰巨,缺乏经验,能否搞好,有些担心。
为了落实这一决策,习老做了很多具体工作[GongZuo],他同深圳市委共同研究建设特区的各项工作[GongZuo],具体研究解决了边境小额贸易、过境耕作等政策问题,并决定从省直及有关方面抽调干部,增强深圳市的干部力量。
1980年3月末,谷牧又来到广州,主持成立特区的会议,会上习老将最早提出的“出口特区”名称改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立经济特区”。
此后不久,深圳特区开始设立,特区的奠基仪式是由习老亲自主持的。
1980年12月,习老调离广东[GuangDong]到中央[ZhongYang]。这时广东[GuangDong]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各项工作[GongZuo]已经初步展开,经济建设,特别是外贸出口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发展较快。一些大的合资项目,如大亚湾核电站、广深珠高速公路、以补偿贸易方式同澳门合作在韶关扩建大型发电机组、向外资贷款建设珠江三角公路桥等,都在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或洽谈。此后广东[GuangDong]的经济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习老在调离之前,为广东[GuangDong]要来了“先走一步”的政策,这是他为广东[GuangDong]争取到的一把“尚方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