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56年知识分子的早春:工资增加 入党容易--国家史册
核心提示:按照调整后的工资标准,一级教授的工资大体等同于中央国家机关部级干部的工资;副教授最低两级的工资也与国家机关的司、局级干部相当。研究人员的工资等级与高校教师大致相同。这次会议后知识分子境遇的另一个变化,是一批高级知识分子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群众向毛泽东欢呼 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罗平汉(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题为:1956:知识分子的早春
1956年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一次以知识分子为讨论主题的大型会议。
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明确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
以此为开端,中共中央对知识分子政策作了一系列的调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阳光灿烂、春风和煦的1956年给老一代知识分子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正因为如此,这次会议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只相当于战前的五分之一
1955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之年。搞建设与搞革命不同,它离不开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工作的配合,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能否发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能否加快。
而当时,知识分子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大约有知识分子200万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大体是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以上头衔的人员)约6.5万人。
由于中国革命长期在农村进行,而广大知识分子基本生活于城市,大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共产党仍是不熟悉的。
1949年暑假,北京市组织了中小学教职员暑期学习会。从《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员暑期学习会总结》可以看出,相当多的人认为:地主养活了农民;工人、农民生活苦是因为能力差,没学问;革命的领导人是知识分子,应该说是知识分子领导革命;甚至有人认为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也不过是“争权夺利,割据地盘”。
因此,各大中城市解放后,就立即启动了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如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年由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引发出的对胡适派唯心主义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等。
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出现了政治干预学术的倾向,如1955年开展的对植物学家胡先的批判、对化学的“共振论”和“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批判等。
经过历次运动后,知识分子深受冲击,普遍处于不受重视甚至受歧视的地位。如,中央美术学院曾把著名画家李苦禅安排在工会,让他每天给学校买戏票、电影票;著名作家沈从文建国后被安置在历史博物馆,让他为陈列馆的展品写标签。
在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上,虽然解放后大多数知识分子生活还是稳定的,但如果同抗日战争以前相比,高级知识分子的货币工资就低了许多。
1955年10月,高等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通知》,废除原来实行的工资分制,改为货币工资。其工资标准为:教授、副教授140.3元~217.8元;讲师100.1元~117.7元;助教45.1元~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