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揭秘:谁是陈毅元帅“进了棺材都忘不了”的人?--国家年鉴

  

  核心提示:“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是陈毅元帅的真情告白。

  

揭秘:谁是陈毅元帅“进了棺材都忘不了”的人?--国家年鉴

《沂蒙颂》剧照 中央芭蕾舞团提供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2011年6月13日刊 作者:田梅 刘艳元 原题为:谁是陈毅元帅“进了棺材都忘不了”的人?

  1972年初,北京天桥剧场。芭蕾舞剧《沂蒙颂》举行试验性公演,一炮打响。怀抱婴儿的英嫂,用自己的乳汁救下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3年后,精编版《沂蒙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这部红色艺术经典从此有了更多的知音。

  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山东临沂市蒙阴县烟庄村开馆。这个由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拥军模范群体,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红嫂的杰出代表。站在馆中央巨大的六姐妹救助伤员的雕塑面前,六姐妹之一——88岁高龄的伊淑英泪如雨下。她对专程前去采访的本报记者说,“他们没有见过那个场面,怎么就做得这么像呢?”

  剧组六下沂蒙采风四万乡亲争看“脚尖舞”

  “大家熟悉的精编版《沂蒙颂》,正式公演是在1973年5月16日。”像记得自己孩子生日一样,38年前的这个日子,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该剧编导李承祥的脑海里。这位年届八十的老人,是国家一级舞剧编导、著名舞蹈家,曾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时光转瞬折回40年前,在电话里,李承祥为我们述说着尘封的往事:京剧《红嫂》晋京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夸奖,提出希望能改编成芭蕾舞剧。创作组于1971年初接到任务,在此后的6个月间,先后六下沂蒙山区采风。

  “我是第一批下去的,到了沂南县横河大队,我和舞美、作曲三人一起就住在老乡家里。那时候,很多红嫂式的人物还健在,我们就带个小本子深入到山沟里去采访。山路不通汽车,下去全凭走路。到哪儿都有老乡拉着去采访,创作组仅走访当年救护过解放军伤病员的大娘,就有100多位。”

  李承祥感慨,踏上沂蒙老区的红土地,就会明白“鱼水情深”这四个字的分量。在革命老区,当年家家都是医院,人人都是护士,老百姓对子弟兵比自家人还亲。《红嫂》的原型在沂蒙老区,但在战争年代,类似红嫂的妇女何止成千上万!

  老区人民的纯朴善良,不仅成为丰富的创作素材,更成为李承祥最珍贵的记忆:看我们穿得单薄,大娘们非要把一叠布票塞到我们手里,叮嘱说回去后一定要做件衣服啊!老乡们自己吃得再差,都要想法子给我们做好吃的。一碗面条盛上来,吃到最后,发现底下还藏着一个鹅蛋,这本是他们准备卖了补贴家用的呀……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剧中,由《沂蒙山小调》衍化而来的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不胫而走,并传诵至今。作曲刘廷禹说:“在沂蒙山革命老区,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而舞剧《沂蒙颂》所描写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沂蒙颂》诞生之后,曾多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演出,1976年还出访德国、奥地利等国。而让李承祥和女主演程伯佳记忆犹新的,是在沂蒙老区的那场演出。北京试演后不久,剧组全体成员带着新生的《沂蒙颂》回到“家乡”。老乡们搭起土台子,用盖汽车的油毡布铺在台上,除了一些小型道具外,英嫂做饭的炉子等都是从老乡家里现借的。听说首都的剧团来跳“脚尖舞”,热情的乡亲们从十里八方赶来,崎岖的山路上有很多独轮车推着老大爷、老大娘前来看戏,山坡上站满了观众。当地干部后来告诉李承祥,共有4万人一起观看了这场戏,可谓创下了纪录。

  沂蒙老区寻访红嫂真情故事打动人心

  5月28日,记者驱车一路盘旋来到蒙阴县烟庄村探访著名的“沂蒙六姐妹”。初夏的蒙山美得惊人,三面果树环绕,栗子花开得郁郁葱葱。

  当初风华正茂的六姐妹,而今仅健在三人:伊淑英年龄最大,其次是86岁的伊廷珍,最小的张玉梅85岁。而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已与世长辞。

  蓝布上衣、灰黑色裤子,黑白发丝被整齐地挽在脑后,要不是常年别在胸前的毛主席像章,伊淑英看上去与普通的沂蒙大娘没两样。

  “现在吃啥有啥,上了天了。过去吃杨树叶、花生壳都还算是好的。伤员吃啥呢,我们背着布袋子、挎上篮子走上几十里山路,弄点面,做点面条,这就是好饭。”要知道,沂蒙六姐妹都是清一色的小脚,这几十里山路都是连走带爬坚持下来的。

  “快解放的那两年,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战士们穿不上鞋,脚都烂了。没有布做鞋怎么办,很多人就撕身上的衣服。”伊淑英和姐妹们搓麻绳搓得腿都烂了,可还是缺少布料做军鞋。

  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挂着一幅宣传画。蒙阴县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宋国栋给记者还原了画面上那个真实的故事:为了做军鞋,村民杨化彩毫不犹豫地用牙撕扯自己的衣服大襟。六姐妹之一的冀贞兰知道这是她唯一的褂子,就赶忙阻止了她,把自己撕下来的大襟布给她。第二天,杨化彩第一个交来了四双军鞋。她4岁的儿子穿着盖不住肚脐的小褂,依偎在一旁,许久不舍得把鞋放下。庄上人都知道,孤儿寡母生活不易,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穿过一双鞋……

  沂南县,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红嫂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