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圆明园遭英法联军烧毁后唯一幸存建筑文革被毁--中国年鉴(3)
由中国圆明园学会主编的《圆明园》第四册中,曾收录了原北京市规划局综合处处长、圆明园专家赵光华先生的文章《圆明园及其属园的后期破坏例举》。在这篇文章中,赵光华曾对正觉寺后来的遭遇有过考证和专门的叙述:
“……至光绪庚子时,该寺曾一度立为坎子义和团所占用。有团众约百人,其头目人名滑六者为香头,助理坛务,练众大多为来自文安县之种水稻与编苇席的农民,联军入城后一哄而散,至翌年即光绪二十七年春,由于德军驻朗润园,离此极近,所以德国兵常到该寺拆大殿之装修及门窗作燃料。偶像之鼻子亦多被德国兵砍坏,有大量西藏进贡之锦边彩画番佛像,亦多被携走挂于朗润园之兵营内。该寺钟楼之钟,为青铜铸造,周身梵文,铸工很细,亦被德兵拉入朗润园西门内……
“进入民国以后,颜惠庆(注:曾任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用理藩院之公款买到手,作为其私人别墅之用。将殿内佛像全部拆去,堆积于部分空房内,改造了建筑装修,安装了地板,给资遣散了十几名喇嘛。”
“过了些年,这片房子和周围古木柏林,又全部转手给清华大学。学校一直作为单身教职员宿舍之用。那时古柏森森,山水荷塘,春日少风尘,夏日倍凉爽,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依然保持得很完好。后来清华大学退出,海淀机械修造厂(注:今北京长城锅炉厂)便进入。特别是从1975-1977这两三年中,大量修造厂房及生活区,乱拆乱建,至今已90%毁光,并且砍光了近百株的松柏树林。至此,一处硕果汉存的唯一完整的圆明园之遗存,又宣告消灭……”
没有佛像的寺庙
在赵光华的文章中,赵先生曾将对圆明园的破坏分为四个时期:1.1860年闪电式的掠夺与焚毁;2.1900年的“木劫”;3.辛亥以后的“石劫”;4、从1940年前后算起直到今天仍在继续的“土劫”。
如果说正觉寺受到最大破坏的时期是在第四个时期的话,那么从某种程度上看,作为圆明园的一个附属品,正觉寺遭遇的这种尴尬似乎也折射了圆明三园内大多数文物遗迹的命运。
目前,多位圆明园专家都较为统一的一点意见是,圆明园的山形水系遭到巨大破坏就是在被称为“土劫”的时期内。从一开始1940年前后的平山填湖、毁园还耕运动,到后来1960年前后圆明园附近农民人口迅速膨胀,大规模的公社活动和数家工厂进驻使得圆明园逐渐变成荒山农田。
著名史学家汪容祖在其著作《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中,曾悲痛地写道,他很讶异于中国对于圆明园保护工作的呼吁,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大规模出现。
这样的文字,总让读者也跟着心酸。
1979年8月,在原中国建筑科学院院长汪之力、原国家建设部一位总工程师郑孝夑和赵光华等人的呼吁下,北京市政府公布圆明园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由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许德珩、张爱萍等知名人士及建筑、园林、文物等各界人士1583人联名发出《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发起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把圆明园遗址规划为遗址公园。
要打造圆明园遗址公园,将园中居民迁出并非易事,要将驻园单位搬走更是难上加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4年初,三园遗址内仍有一零一中学、市化工研究院、区绿化队、长城锅炉厂等14个驻园单位。截至1994年初,遗址范围内陆续形成的大小约20处自然村落上仍居住着610户居民,常住人口多达3500余人。
1999年,北京市政府责成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并先后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得到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复同意。为让规划落地,从1999年起,海淀区政府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搬迁工作。到2001年底,圆明园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正觉寺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大搬迁中,迁走了25位住户和驻扎在寺内的长城锅炉厂。此后,正觉寺的保护、修缮和复建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是目前北京文物主管部门批复的整体复建的唯一古建筑群。
然而,也不知是没来得及设置,还是只为重现一组建筑,记者看到,“试开放”的正觉寺中,并没有佛像,也没有香炉。
这让我想起在翻阅圆明园资料的过程中,经常看到的一个争论:对于圆明园遗址,究竟是应该保留原始的废墟风貌,供人凭吊,还是应该在原址上另外复建,重现当年的胜景?
事实上,这样的争论,似乎从讨论圆明园遗址发展方向那天起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也许有人还记得,1997年初,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成的珠海圆明新园正式开门营业,并在开业第一年就创下了1.6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丰厚的利润让中国电影城横店雄心勃勃,也开始了横店圆明新园的建设,并计划于2013年对外开放。
对于这种现象,汪容祖在书中曾如此评价:“我们应该警醒的是,传统中国建筑与园林工艺里最精巧的技术已经失传。充足的经费虽然可以在任何时候重建一座失落的宫苑,但失传的技艺几乎不可能再找回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遗址到最后仍然还是受到城市化和商业主义的威胁。笼罩在商业化氛围中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显得毫无庄严、悲怆之风。”
7月10日的傍晚,正值“第十六届圆明园荷花节”,绮春园鉴碧亭周围的水面上彩灯闪闪。距离鉴碧亭约30米处的一小段石拱桥(残桥)遗迹,被黑夜吞噬在寂寞里。“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圆明园。”这么想着,我往西边看到了正觉寺屋顶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