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揭秘:中国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中国年鉴(2)
“中央有啥咱有啥”,第二天,农业大社就组建了农业部、公安部,甚至军事国防部等。
两个月后,查岈山公社成立,陈丙寅为第一任书记。
人民公社的第一声“啼哭”,就“一鸣惊人”:翻开早已泛黄的《人民日报》,可见“遂平县查岈山卫星公社韩楼大队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小麦3821斤”的惊人消息。
回忆“卫星”上天的过程,钟宝华多次笑出了声。
“开始,亩产只报了1800斤,需要县委和地委逐级签字耽搁了时间,稿件还没有转走呢,许昌就报了亩产2400斤;只好改报2800斤,还是没转走呢,《人民日报》就报了安徽亩产3200斤;产量只好接着涨啊,就报了3300斤,后来,又改为3821斤!”
浮夸,给查岈山带来了虚名,也骗了国人。史载:“全国广大城乡,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西藏外)纷纷派团来参观交流经验。仅7、8、9三个月来参观的外地干群就达30万人之多。”
那份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简章”
1958年7月中旬,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和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等,专程到查岈山公社,帮助研究制定了《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章程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等。
“一大二公,有幼儿园、有敬老院,还吃大食堂,简章规定得可清楚哩!”当年查岈山公社的幼儿园园长兼敬老院院长赵长玉,虽高龄98岁,却步履矫健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跟省委领导握过手,被敬过酒,还跟毛主席去过七里营,让她感动至今。
1958年8月6日下午,毛主席在河南省领导吴芝圃的陪同下,视察新乡县七里营,赵长玉跟在队伍后边,她拼命翘脚,试图看一眼毛主席。
在公社大门前,毛主席仔细地看着“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牌子并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
7日凌晨,史向生向毛主席汇报了查岈山公社的情况。当谈到简章时,毛主席无比兴奋:“这是个好东西,给我!”
8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历城县视察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很快,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不到1个月,河南省就合并建成了1242个人民公社,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钟宝华长长地喷出了一口烟雾说:“那真是一阵风啊!”
永生难忘的大灾难
满怀豪情的查岈山公社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开始了大跃进。
主要劳力上山砍树,炼焦炭,再炼钢铁,周边的群山,转眼变成了秃山,而地里的庄稼,却无劳力收割。
“1958年查岈山的庄稼长得本来很好,虽然丰产可没丰收啊,”钟宝华高起的声音里,满是愤怒:“浮夸之后,就要凑够虚报的数目,加上秋粮没有收回来,接着灾难就来了”。
没有了粮食,公共食堂的烟囱终于不冒烟了。曾经热闹非凡的查岈山公社变得冷冷清清。那时,社员们才恍然大悟:填饱肚子的只能是粮食,被吹得比鳖蛋还光的人民公社,原来什么事也不顶。
遂平县文化局调研员、前查岈山公社团委书记曹新志回忆说:“当时别说群众没吃的,干部也饿得发晕”。
于是,饿急了的查岈山社员们就挖空心思地寻找替代食品:喂猪的糠,吃了;树皮,吃了;连鸟粪,也吃了。
遂平县某局干部梁某回忆道:“队里的猪瘟死了,俺爹见一家老小饿得不行,就夜里去埋猪的地方,扒开黄土,扒出心肝来,用箩筐装回了家。谁知,村干部循着血迹追来了,罐子里的猪肉还没煮熟哩,村干部一脚踢翻了罐子,把血糊糊的猪肝往俺爹脖子上一搭,拉着就游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