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四川达州三年灾害纪实:出现数十起人吃人案例--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朱全森说,在三年灾害期间,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巴中、通江、宣汉等县,1992年撤销),出现过数十起人吃人的案例,让他颇感悲伤。
原达县专区碑庙乡中心校教师朱全森,后参与《达州市志》编纂,主笔大跃进等政治运动。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摘自《南方都市报》2011年9月28日刊 作者:南都首席记者韩福东 原题为:跃进过后是饥荒 川东达州市三年“灾害”纪实
50年过去了,朱全森仍无法忘记那持续多年的饥饿体验。
1959年,当饥饿在四川省东部蔓延开来时,26周岁的朱全森,是四川省达县专区(现为达州市)碑庙乡中心校教师,“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数十年后,他参与《达州市志》三卷本的编纂工作,主笔大跃进等政治运动,对那段岁月有刻骨铭心的反思。
朱全森说,在三年灾害期间,达县专区(下辖达县、巴中、通江、宣汉等县,1992年撤销),出现过数十起人吃人的案例,让他颇感悲伤。“人吃人不止一地,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这并非秘密。在王光美、刘源等人所著《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也曾记载,刘少奇曾在“七千人大会”后对毛泽东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是要上书的。”
达州市志》称,1959年~1961年,达县专区连续三年旱灾,1959年6月30日起,达县、宣汉等地持续伏旱49~67天,1960年,各县伏旱20~47天,1961年夏全境干旱及中南部伏旱(大竹县54天),使粮食连续三年减产。不过,朱全森更愿意用“人祸”来形容这场灾害,他和达州市公安局文史工作者何大地均对南都记者说,那三年,栽秧时节水稻田里是有水的,那点干旱在正常情况下根本饿不死人。
给那段惨痛历史做注脚的数字是,1962年,达县专区总人口354.2254万人,比1958年减少30.4396万人,年均减少7.6099万人,年均递减19.78%;而在1950~1957年,人口是呈增长态势的,年均增长率为16.81%(据《达州市志》)。官方的人口统计是否准确,仍有很多争议。达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在编著《中国共产党达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时,就回避了该县死亡人数,仅提及“1961年春,全县10余万人出现水肿病。”据达县县志,1961年达县人口88万余人。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吉文对南都记者说,“统计数字是失真的,和实际与推论不符合,死的人应该更多些。”
“达县专区饿死人的情况,在四川算严重,但不是最严重。专区内部也不平衡,要看地方领导的领导水平如何,有的领导更过火,有的手软些。达县专区11个县,灾害最严重的是宣汉县,而宣汉县内也不平衡,基层执行并不完全一致。”朱全森说。
这一段饿死人的故事,是从“大跃进”开始的。
“我叫我儿子、孙子以后都亩产万斤”
周永开,生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加入中共地下党的老革命,“大跃进”开始时,他是达县专区巴中县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
“1958年,巴中县大炼钢铁、大办水利,把农民抽走,农田里没劳动力了,粮食都没收回来,红薯在田里都烂掉了,但后来还算到总产量里去了。”周永开对大跃进的回忆,从农田荒废开始。他对南都记者说,在1958年之前,全国经济上升,大环境很好。而转折就发生在1958年。
这一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被提上日程。总路线、大跃进与随后出现的人民公社,被称为“三面红旗”,开始在全国大力度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