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梁漱溟:世界不领取中国的长处 人类更无从得救--国家年鉴(2)

  

  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安福胡同与其北面的紫禁城一样,始建于明代。它东西走向,与中南海新华门南北相望。这条古老的胡同曾与乾隆所宠香妃的名字连在一起,因她的亲眷曾在此定居。历史记载,梁漱溟先生落生于胡同中的小屋,却没有确指。于是,在整条胡同里行走,端详每一个院落、每一间房屋,都倍感亲切,现代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家的生命气息流淌其间。

  一位皮肤白皙、面庞红润、疑似香妃后裔的老妇人坐着轮椅,在她老伴的陪伴下“散步”。她好奇地拦住我问:“你拿着相机在拍什么?”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在拍什么,我只知道我在想什么。在想梁漱溟先生小时候捉迷藏的地方,也许是安福胡同与铜井大院交叉口的那棵苍翠古树下,也许是在早先清真寺高大的石券门前……

  梁漱溟先生的生日适逢九九重阳节,这实在是一个吉祥的征兆,也预示着他的生命途程是一个登高的过程,在求索真知的学术道路上向上攀登。安福胡同的东口,正好面对国家大剧院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而该胡同的西段,则毗邻北京音乐厅。几乎每晚都在上演的戏剧与音乐会,像是在为安福胡同而祝福,只不过梁漱溟先生不曾听到而已。

  胡同生活远比宫廷生活来得自由开放。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母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三星使书牍》(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

  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父亲梁济(字巨川),清末曾任内阁中书,民国时在内政部供职,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梁漱溟先生感叹:“遂成我之自学的,完全是我父亲。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是从前所谓举人和进士出身而做官的。外祖父亦是进士而做官的。祖母、母亲都读过不少书,能为诗文。这是所谓‘书香之家’和‘仕宦之家’。但曾祖父做外官(对京官而言)卸任,无钱而有债。祖父来还债,债未清而身故。那时我父亲只七八岁,靠祖母开蒙馆教几个小学生度日,真是清苦之极。父亲稍长到十九岁,便在‘义学’中教书,依然寒苦生活,世宦习气于此打落干净;市井琐碎,民间疾苦,倒亲身尝历的……位居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自无偏僻固陋之患,又遭逢这样一个变动剧烈的时代,见闻既多,是很便于自学的。”

  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他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张士瀛撰)。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

  梁漱溟先生回忆:“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梁漱溟先生先后在北京第一个“洋学堂”,即福建人创办的“中西小学堂”,以及“南横街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和“江苏小学堂”读书。而他得益于课外读物最多,如父执彭翼仲1902年创办的《启蒙画报》和《京话日报》。他说:“讲到北京报业史,这要占第一页。”从报纸中,他了解了科学知识、历史掌故、名人轶事、包括“伊索寓言”之类,也知晓了社会新闻和思想言论。对他幼小心灵触动最大的,是报界发起的“国民捐运动”。报人观点是:庚子赔款四万万两,若分年偿付,则为期越久,本息积累越大,不如全体国民自动一次拿出来划算。

  另一件事也和报纸有关。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1900)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