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看彭真如何总结苏联解体留下了什么教训?--中国年鉴网(2)
应该承认,彭真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模式是有深切体会的。全国解放以后,我们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崭新任务,对此我们毫无经验,解放初期基本上是照搬苏联[SuLian]。但搞了一段,发现苏联[SuLian]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SuLian]本身也揭露了许多缺点和弊病。毛泽东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以苏联[SuLian]为鉴戒,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heHuiZhuYi]就是以此发轫的。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普遍照搬苏联[SuLian]的情况下,这需要有巨大的勇气,也是振聋发聩的。但是当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时,又是毛泽东挺身而出,捍卫十月革命道路,科学地评价斯大林。这体现在我们为批评赫鲁晓夫而撰写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再论》)中。《一论》、《再论》严肃地批评了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错误,详细论述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和所犯错误,指出:“斯大林尽管在后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他的一生仍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一生。”从整个来说,斯大林始终是站在历史潮流前面指导斗争的。的确,斯大林的错误给苏联[SuLian]造成了损失,但是在斯大林领导的时期,社会主义[SheHuiZhuYi]苏联[SuLian]还是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因此,我们在总结斯大林的全部思想和活动时,必须同时看到他的正面和反面、功绩和错误。斯大林一生中,正确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他的错误和他的功绩相比,只属于第二位。毛泽东明确指出:对斯大林要“三七开”,七分功劳三分错误,不能一棍子打死。如何评价斯大林,如何评价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成为我们同赫鲁晓夫论战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时彭真同志在毛泽东领导下积极参加了这场论战,到晚年,他仍坚持这一评价:“斯大林七成还是七成”。
顺便说一下,过了40年,在苏联[SuLian]东欧发生了剧变的形势下,我们党重申《一论》、《再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指出:历史发展和国际局势变化的基本进程和大致趋势,是《一论》、《再论》早就指出了的。其中预料的一些问题不幸而言中。我们党至今仍坚持斯大林“功大于过”这一基本评价。
有人列举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建设中的种种弊病,如经济上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僵化,效率不高;政治上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民主发扬不够,法制不健全;民族问题处置不当,伤害了民族感情;党的建设没有抓好,存在腐败问题,等等。罗列起来是很多的,有的还十分严重。这些都是事实,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教训。但是,不能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就完全否定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我们必须全面地观察和评价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列宁曾经告诫我们:“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们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②
怎样才能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段重大的历史时期呢?必须抓住能够反映事情本质的基本事实。丘吉尔在评价斯大林时曾经说过,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看他接手时国家是什么样子,而他离开时国家又是什么样子。斯大林接手时苏联[SuLian]是一个马拉犁的落后的农业国,而当他离开时,苏联[SuLian]是一个拥有原子弹的、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丘吉尔是共产主义的死对头,但他对斯大林的这一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对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建设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方法。我们不来详细叙述苏联[SuLian]各方面的成就,也不来罗列各种弊端。这类材料俯拾皆是。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既有成绩又有缺点,关键是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综合起来又该怎样评价。
有一件事足以评价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那就是卫国战争。当时希特勒法西斯德国挟大半个欧洲的经济、军事实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进攻苏联[SuLian],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形势十分险恶。苏联[SuLian]正是依靠社会主义[SheHuiZhuYi]建设积累的实力,依靠社会主义[SheHuiZhuYi]制度的凝聚力,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如果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一无是处,否定得越彻底越好,试问苏联[SuLian]怎么能够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呢?那还不是一攻就垮了?
从制度上讲,怎么能够说明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是“三七开”呢?《再论》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原则,即把社会主义[SheHuiZhuYi]基本制度同具体制度区分开来。苏联[SuLian]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这些是社会主义[SheHuiZhuYi]基本制度,它们反映了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月革命的普遍道路,它“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SheHuiZhuYi]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坚持的。另一类制度是具体制度,即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这些制度是社会主义[SheHuiZhuYi]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苏联[SuLian]人民把十月革命的普遍真理与苏联[SuLian]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类制度是在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这些具体制度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在苏联[SuLian]条件下是对的,但不能照搬到别的国家去;更多的情况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却必须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