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在抗战中罹难的中国文人--中国年鉴

  

  我国的抗日[KangRi]战争持续了8年,失去了2000多万人,而当时中国人口总数为4.4亿,也就是说在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了约1/20的人口。死于战乱的人以士兵和普通百姓居多,但由于战乱破坏了正常生活而引发忧愤病逝的文化界著名人士,我们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列出一长串:留在沦陷的北平,为保晚节郁悒致病逝去的钱玄同;为躲避日寇,在流浪中殚精竭虑,夜以继日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贫病而亡的朱生豪;客死香港的文化界泰斗蔡元培;写出大量抗日[KangRi]歌曲、病死在狭促生存环境中的音乐家黄自;在迎接光明的日子里不幸病逝的出版家邹韬奋……

忧愤绝食而逝的陈三立

  清末“四公子”之一 ——诗人陈三立1933年从庐山来到北平,就养于三子陈寅恪家中。陈三立是位爱国诗人,有《散原精舍诗》5卷流布于世。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得知日寇攻占沈阳的消息后,激愤得彻夜不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寇侵占上海[ShangHai]闸北,他亦忧心忡忡,一天深夜,竟在梦中大呼“杀日本[RiBen]人”!来到北平后,他订阅了多种平津报纸,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北平沦陷后,陈三立日夜忧愤,以致旧疾复发,家人劝他进医院,他拒绝了;劝他服药,他也不吃。后竟绝食5日,于1937年农历八月逝世,享年85岁。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陈三立死后只能草草收殓。陈寅恪在守孝满“七七”之后,才带着妻小离开北平。

为宣传[XuanChuan]抗日[KangRi]捐躯的王礼锡

  做过记者和编辑的作家王礼锡,于1931年在上海[ShangHai]创办了神州国光社编辑部,主编《读书杂志》。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王礼锡与丁玲等发起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KangRi]会”,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日军进攻上海[ShangHai]屠杀民众宣言》,在宣言上签名的有100多名作家、学者。

  1933年,王礼锡与妻子陆晶清去了欧洲。这期间,他出版了《海外杂笔》、《海外二笔》等文集。1937年抗日[KangRi]战争爆发后,王礼锡在国外积极揭露日寇的侵华暴行,宣传[XuanChuan]中国人民的神圣抗战。1938年12月,王礼锡夫妇回到中国,立即投身于抗日[KangRi]救亡运动。

  1939年1月,王礼锡到达重庆,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负责文协国际宣传[XuanChuan]委员会的工作[GongZuo]。6月,文协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FangWen]团,推举王礼锡为团长,北上前线访问[FangWen]。访问[FangWen]团于1939年6月18日离开重庆,奔赴抗日[KangRi]前线,途经川、陕、豫、晋等省,历时半年。

  王礼锡从出发那天起就写日记,详记作家访问[FangWen]团的活动和他自己的生活。然而,王礼锡的日记只写到8月12日就中断了。到洛阳后,在紧张又劳累的行军生活中,他终于病倒了,最后因黄疸病在洛阳逝世,终年39岁。

  关于王礼锡在访问[FangWen]团的工作[GongZuo],与他相熟的人写下了不少感人的回忆文字,真实记录了这个不知疲倦的汉子的生活状况。他们在被称为“黄河屏障”的中条山里艰辛跋涉,日子过得极度紧张、艰难,但也很愉快。那时正是酷暑时节,他们不断地行军,不断地开会讲演、访问[FangWen]、搜集材料,还有必不可少的应酬。当然,作为团长的王礼锡比别人更为繁忙、紧张,但是不管白天怎样紧张地工作[GongZuo],到晚上休息时,他还要抽出时间写他的“笔征日记”,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就这样,为大家所敬爱的团长终于吃不消而病倒了。

在重庆大轰炸中罹难的孙寒冰[HanBing]

  在日寇侵华战争中,惨死在敌人炮火中的国人多得难以数计,这其中就包括1940年在重庆大轰炸中死难的、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师生。文化界著名人士、复旦大学教务长、《文摘》杂志主持人孙寒冰[HanBing],就是在这次大轰炸中罹难的。

  担任复旦大学教务长的孙寒冰[HanBing],当时正办着一份影响巨大的《文摘》杂志。1937年,孙寒冰[HanBing]在阅读英文《亚西亚》月刊时,发现了斯诺执笔写的《毛泽东自传》,他便让学生译出全文,他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后,在《文摘》上连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孙寒冰[HanBing]常说:“文人上不得前线杀敌,办一个刊物来向日寇作战。”

  1940年5月27日8时许,北碚警报台发出空袭警报,孙寒冰[HanBing]立即组织师生疏散隐蔽。日机向复旦校园里投弹,又用机关枪扫射,孙寒冰[HanBing]被炸身亡。1941年8月1日,复旦大学竖起了一块“复旦师生罹难和孙寒冰[HanBing]墓”,碑文中有“呜呼,惨遭寇弹,哀同国殇,全校师生,悲愤无极,将何以益自淬励我为文化工作[GongZuo]之创造精神乎?抑何以益自坚强我为民族生存之战斗意志乎?是则吾辈后死者之责己”之句。

惨遭杀害的抗日[KangRi]文化志士:杨荫榆、郁华、郁达夫[YuDaFu]

  抗战期间,日伪还用各种手段残酷杀害了一些知名的抗日[KangRi]文化志士,仅我们所知的就有:

  1938年1月1日,居住在苏州的原北京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女士因多次当面斥责日军奸淫掳掠的罪行,被两个日本[RiBen]兵枪杀,抛入河中。

  1938年4月7日,上海[ShangHai]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ShangHai]各大学抗日[KangRi]联合会负责人、庐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在上海[ShangHai]静安寺路大华路口遭暗杀。

  1939年11月23日,曾判处杀害刘湛恩凶手死刑的法学家郁华在上海[ShangHai]自家门口被汪伪特务狙击而死。

  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著名文学家郁达夫[YuDaFu]之死。他是我们迄今所知在日本[RiBen]侵华战争中最后一个被日寇残害的文化名人。他遇难(失踪)的时间是1945年8月29日晚,那已是日本[RiBen]宣布无条件投降两周之后了。

  郁达夫[YuDaFu]是“五四”时期重要文学团体“创造社”的一名主将、鲁迅的好友,是一位积极参加抗日[KangRi]救国、反法西斯斗争的英勇战士。

  1938年8月1日,郁达夫[YuDaFu]在戴望舒主编的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创刊号发表《抗战周年》一文,宣传[XuanChuan]抗战必胜。12月8日,郁达夫[YuDaFu]携妻王映霞、长子郁飞离开福州去新加坡。此后,郁达夫[YuDaFu]一直在海外活动。在海外流亡期间,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XuanChuan]抗日[KangRi]救亡,发表了大量文章。

  1941年12月8日,日机突然轰炸新加坡,新加坡遂掀起了抗敌的群众运动热潮。文艺界同仁迅即成立了星洲(新加坡简称)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GongZuo]团,郁达夫[YuDaFu]任团长,胡愈之任副团长。战时工作[GongZuo]团的主要工作[GongZuo]是开办青年战工干部训练班和组织口头宣传[XuanChuan]队、流动戏剧队、歌咏队等,进行抗敌宣传[XuanChuan]。为了一心一意进行抗日[KangRi]救亡工作[GongZuo],他把13岁的儿子郁飞托朋友转道送回国内,为的是再无后顾之忧。

  1942年2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新加坡,郁达夫[YuDaFu]与胡愈之等人渡海撤退到荷属小岛——达峇来吉星汶。他拎了两只手提箱,对同伴们苦笑着说:“又把万卷藏书丢了,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杭州‘风雨茅庐’的3万卷书!”他开始蓄须,学习印尼语,准备长期隐蔽。5月的一天,郁达夫[YuDaFu]到苏门答腊西部高原小市镇巴雅,同战时工作[GongZuo]团的几个负责人会面,讨论如何在这个没有日本[RiBen]驻军的地方隐蔽下来,各找职业做掩护。此后,郁达夫[YuDaFu]化名赵廉,租了一幢荷兰人的别墅住下来。他在这里开起了赵豫记酒厂,很快出了“双清”“初恋”两种酒。他们以此做掩护,潜伏下来暗暗做抗日[KangRi]工作[GongZuo]。

  郁达夫[YuDaFu]能讲一口纯正的日语,常常同日本[RiBen]宪兵周旋,来保护华侨和印尼人。终于熬到日本[RiBen]投降了,郁达夫[YuDaFu]很高兴,但他还是很谨慎,很少外出。不料在1945年8月29日晚8时左右,郁达夫[YuDaFu]正在家中和3位华侨闲谈,来了个讲印尼语的青年,说有事请郁达夫[YuDaFu]出来商谈一下。郁达夫[YuDaFu]随青年出去了几分钟,又回来对客人们说:“我出去一下就回来,你们请坐一下。”说完就出去了,但此后就再也没回来。他神秘地失踪了。后来,朋友们获悉郁达夫[YuDaFu]已于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RiBen]宪兵秘密杀害于荒野中或是被推下万丈悬崖而身亡,殉难时仅50岁。

  (读者孙光星摘自《观澜文丛》,岳麓书社出版2010年1月版,定价:25.00元)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