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未完工的诺亚方舟--中国年鉴网
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中国上海成为犹太人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最后没有全面实施,但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却成为当时漫无边际的黑暗中弥足珍贵的一抹亮色。
本文原载于《看历史》2011年6月刊,原题为“未完工的诺亚方舟:战时中国筹设犹太人特区始末”
1938年,纳粹德国侵吞奥地利后,掀起新一轮排犹浪潮。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生存的威胁,开始向世界各地流亡,而中国上海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流亡地。1939年2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提议,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划定犹太人特区,安置逃亡来华的犹太难民。
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计划最后没有全面实施,但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却成为当时漫无边际的黑暗中弥足珍贵的一抹亮色。笔者最近发现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国民政府档案,详细记载了重庆国民政府筹议此项计划的始末。
■水晶之夜
自1933年1月希特勒执掌德国政权后,犹太人的灾难便开始了。出于宗教、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纳粹德国开始排斥犹太人,将其视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从对犹太人进行各方面的限制,到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再到把犹太人驱逐出境。
1938年11月7日,为了报复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一个叫做赫尔彻尔·格林兹本的17岁德籍犹太难民闯进德国驻法大使馆想刺杀德国大使,但出来接见他的人却是一位年轻的三等秘书。犹太少年不由分说,向其腹部连开三枪。9日,倒霉的秘书伤重不治。
这天晚上,纳粹党的头子们在希特勒和戈林的领导下正举行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十五周年的庆祝。接到来自巴黎的凶讯后,希特勒丢下一句“应当放手让冲锋队行动”(《纳粹的阴谋与侵略》,第5卷,797页(纽伦堡文件3051—PS))。庆祝会结束后,第三帝国迄今为止最疯狂的排犹运动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
11月9日,这个到处起火、全国鼎沸的夜晚注定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从9日深夜到次日凌晨,在纳粹的怂恿和操纵下,德国各地的冲锋队(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化装成平民涌上街头,疯狂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这一夜酿成了巨大的灾难,许多犹太人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仅砸毁的玻璃,损失就高达600万马克之巨!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就像是水晶般闪闪发光,时人因此将这黑色的一夜揶揄地命名为“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对犹太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事件中遇害的犹太人数目难以统计,大约三万名16岁至60岁的犹太男子在自己家中被捕,被送往集中营,其中数千人悲惨地死去。这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的开始。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1938年11月12日,纳粹德国紧急制定了剥夺犹太人尊严和权利的措施。内容包括:迫使犹太人把焚毁的教堂清除干净,修成停车场供德国人使用;强制每个犹太人佩戴有“J”字母的侮辱性标记;甚至还强迫受迫害的犹太人向纳粹赔偿10亿马克。德国《国家公报》公然宣布把犹太人排除在经济生活之外,并且剥夺他们的剩余财产,赶入犹太隔离区。以上种种的清洗措施使得犹太人的生活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无奈之下只有背井离乡,流亡世界各地。
在德意志这样一个号称有上千年基督教和人道主义文化传统的国家里,竟有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发生,不免使世界舆论为之震惊。许多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国度纷纷施以援手,尤其是中国上海,对犹太人敞开了大门,成千上万的“被逐犹人汹涌而至”。(国防最高委员会致国民政府文官处公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档馆)国民政府档案)
除了中国人民对犹太民族的深切同情外,上海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它是一个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自由进入的城市。上海自清朝末年就出现的租界完全由西方人管理,中国政府无权管辖,所以被称为“国中之国”。中国人不能随便进入,但是西方人却可以自由进出。1937年,日军侵入上海后占领了非租界区。此时,中国政府撤出,汪伪政权尚未建立,而英法等国只是租界的管理者,并没有权力发放签证,如此这般,租界就形成了三不管的局面。这无形中为慌不择路的犹太难民打开了方便之门。
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挈妇将雏,不远万里,辗转逃亡到上海,将其当做第二故乡。但此时的上海租界形如“孤岛”,“苦于无法容纳,正计划限制入口之法”。且周边被德国的盟友日本军队占领,犹太难民衣食堪忧,缺医少药,处境艰难。尽管中华济难总会等慈善机构几次为他们募捐;英、美、法等国驻沪领事馆迫于侨民压力,也提供一些帮助,但这都是杯水车薪。犹太难民的境况引起了租界内外各界人士和中国民众的广泛同情,也引起了重庆国民政府的高度关注。一项计划提上议事日程,那就是为犹太难民设置一个庇护所在,为他们打造一艘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