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史家胡同51号:章含之与乔冠华十年风雨相依--中国年鉴网
人们常说,北京的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串故事。随意推开一扇大红门,就会于不经意间走进一段历史。
最近,文化名人洪晃被外交部起诉,要求腾出史家胡同51号章士钊旧居,使这座生活了章家三代名人的古老宅院,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历史悠久 名人辈出的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长约700多米,地处古都皇城东部的黄金核心地带。
关于胡同名称,据传,因胡同内住有史姓大户而得名,胡同内原有“史可法祠堂”,其地址现为大名鼎鼎的史家小学。早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史家胡同”就赫然在目,因此,“史家胡同”到底是因史可法家族的先人而命名,还是胡同内另住有其他史姓大户,还有待专家的考证。不过,文革中史家胡同一度改成瑞金路十八条,以示对旧事物的革命,后来又恢复了原名。
史家胡同不仅历史悠久、位置特殊、建筑规整,而且名人辈出。曾在史家胡同居住过的,有华国锋、徐向前、荣毅仁、于光远、仲曦东、臧克家、刘文辉等,还有许多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在首都北京,一条胡同里曾住过如此之多的社会名流,也是屈指可数了。
20世纪初,史家胡同还作过庚款赴美留学考试的考场,前后三次考试使史家胡同名扬天下。近代中国许多名家学者,如胡适、赵元任、梅贻琦、竺可桢等人,就是从这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始他们的精彩人生。
今天的史家胡同,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布局规整,宅院相连,大大小小的四合宅院约有80多个,其中两进院、甚至三进院的深宅大院就有30个左右。整条胡同到处是青砖灰瓦、如意雕窗、亭台阁榭、古色游廊、朱漆大门、石刻照壁,可以说是老北京四合院经典建筑的博物馆。
但可惜的是,2000年左右,北京联通在东四南大街东侧史家胡同至干面胡同之间盖楼,拆掉了从史家胡同西口南侧至51号对面的朝阳门少年之家间的多个四合院,让自元大都建城以来有750年历史的史家胡同,不再完整。
赫赫有名的51号院
史家胡同51号院,可以说是史家胡同里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院落。这里曾是被称为“毛泽东青眼有加之师友”的章士钊先生的旧宅,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与章士钊之女章含之结婚后,也曾居住在这里,章含之的女儿、文化名人洪晃也是在这座宅院里出生的。一家三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51号院是一座典型的官邸式四合院,大气、庄重。它前后应该是三个院落——前院、中院和后院,中院是主院,前院和中院之间的南北双朝向的一排房子是穿堂,历来的大官大概都用来作接待来客的前厅,后院是附院。当年不知清朝哪位大官在这里住时,东边还有一个偏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偏院成了一个大杂院,与主院完全脱离了,那里现在住了十几户人家。从今天的景观,不难想象当年这个四合院有多么大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