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少年黄苗子(图)--国家史册
摘自《百岁顽主黄苗子》,张燕君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有删节
推荐理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一位旅澳书画家的作品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他的书法作品中融入了绘画元素,并与澳洲土著艺术等诸多元素相结合,奇趣多变;他的绘画,内容多是凭借记忆创作的故土花鸟,涉足绘画领域不久便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十五岁时,在黄般若等朋友的鼓励下,黄祖耀终于提起了笔。可该画些什么呢?他信笔落纸,发现竟然是漫画。稿件投出去后,很快得到本地报纸编辑的青睐,黄祖耀也成了报纸的固定作者。双方合作时间最长的要算《骨子》报,黄祖耀出手不凡,给对方画了一段时间的连载。
受过各种画派的熏陶,为什么出现在黄祖耀笔下的偏偏是漫画呢?黄祖耀在《自述》中调侃:
我从小就是个没正经的人。对绘画艺术偏爱漫画,书法呢,一开头就喜欢上怪怪的郑板桥体(他自称为“六分半书”);连作诗都喜欢作“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一类打油诗。
这些信笔落成的漫画,或许恰恰揭示了少年黄祖耀骨子深处的两分不羁、三分幽默。
1928年4月,《上海漫画》这份日后在中国漫画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周刊在上海平安落地。周刊由当时已经在漫画界享有盛名的叶浅予先生主编,张光宇、张正宇、鲁少飞等漫画界的中坚人士参与编绘。黄祖耀在香港见到了这份刊物,很自然地对它着了迷。
周刊每期四页,八开八版,四版彩色石印漫画,四版单色图文。在创刊号的封面上,印着张光宇的漫画——《立体的上海生活》:一家四口在一起,父亲侧身而坐,母亲立着给婴儿喂奶,父亲和母亲之间站着一个小男孩,一只手高高地举着红苹果。人物的相貌、表情都很模糊。
在《发刊的几句话》中则这样陈述:
太平洋怒涛与飓风的冲突,产生了黄海怀抱里的上海……包容了古今上下功利与心灵的冲突,如同死囚自怨的狂吼。冷静的暮色,好像古墓里的枯骨,光明的青年,常把热血洒遍了大地。眼前的诱惑,还须你用心灵去裁判。朋友感受罢了!我们不愿意染了色彩,来污秽了全人类的灵府,只有感受与表现罢了。……我们不愿意做旧礼教的功狗来骂罪恶,也没有兴趣来赞美那名利的虚荣。
无论在图画还是文字方面,周刊都以它特有的怪异、朦胧给黄祖耀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视窗。叶浅予每期一版的长篇连载漫画《王先生》、张光宇的戏剧素描、鲁少飞的新装图说、张正宇的人物肖像,以及现代主义作家叶灵凤的专栏文章……这一切都如同隔海来风,悄然而迅速地滋养、启迪着这个初涉画坛的十五岁少年。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香港,漫画已经为报刊读者所欢迎。因为担心被父亲知道,所以采用笔名“猫仔”在本地报刊发表漫画的黄祖耀,很快注意到,在小报《探海灯》、《工商报》以及《华字日报》的周末副刊上,常常会出现一个单字的画作署名——“波”,并且用小斜方框框住。有时,署名也会移到题名下方,变成了两个字——“波若”。黄祖耀立刻联想到了自己的忘年交黄般若,一查证,果然是他。秘密被揭穿,好像两个捉迷藏的小孩撞到了一块,两人间的友谊由此又深了一层。
后来,在陆羽居茶楼聚会时,黄般若建议黄祖耀干脆将“猫仔”两字的偏旁去掉,这样就成了“苗子”。本性诙谐的黄祖耀大为高兴,从此坚持使用“苗子”二字,他的本名黄祖耀反而很少有人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