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抗战中的五千译员:羞于向美国人解释国军抓壮丁一事--国家年鉴(2)
曹越华。摄影 杨敏
周太康[TaiKang]。摄影 胡伟鸣
密支那光复的前夜
但张良[ZhangLiang]皋一直没机会真正上过战场。
周太康[TaiKang]只到过战场外围。1944年6、7月间,日军进攻湘桂,46军奉调到湖南,参加衡阳会战。周太康[TaiKang]跟随顾问团和部队,到达衡阳外围。“但由于各部队都想保存实力,并没有积极参战。”周太康[TaiKang]回忆道。于是,他还没有真正参加战事,便随顾问团奉命后撤了。这里离他的老家湖南零陵很近,日军进逼,他担心家人安危,提出请假回家接眷,未获批准。周太康[TaiKang]认为自己是外事局译员,不是美军雇员,坚持离开,由此便离开了译员队伍。
三人中唯一真正上了前线的,是曹越华。现年93岁高龄的曹越华家住重庆黄桷垭,他与老伴王德懿已在这个老旧但整洁的家中住了半个多世纪。
当年,曹越华在昆明[KunMing]炮兵训练[XunLian]所拖载组担任翻译[FanYi]官,因表现出众,提升为译员队副队长。1944年7月,他突然接到命令,调往印度前线。几天后,曹越华直飞缅北重镇密支那,未及跟任何人告别,包括他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王德懿。
抗日大反攻战役密支那之战是1944年5月17日打响的。中美联军并肩作战,史迪威将军任总指挥,历时近100天。
曹越华到来时,正是密支那战役的最后一晚。这天夜里,部队特意为他挖了一个单人战壕。“就像中国[ZhongGuo]农村的田间蓄粪池,上面用树干搭起,然后用军用雨布遮盖。”曹越华对《中国[ZhongGuo]新闻周刊》回忆,“晚上下雨,越来越大,雨水流进来,把脚盖住半截。我只能坐起来。四面都是机关枪在打,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到天亮,很紧张。”
这一晚,曹越华仿佛已嗅到了死亡的味道。他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四面枪声和硝烟火光中,他想起了四川临水老家的母亲,和心心相印的女友。
好容易熬到天亮,曹越华才得知,此夜是密支那日军的最后挣扎。第二天,8月4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即全部被盟军收复。这一役,中美联军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3000余人,标志着盟军缅北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让曹越华难以忘记的是,清理战场时,从地道中搜出了一名日本军官,三十来岁,会说汉语,但发音难以辨明。于是给他一张白纸,让他写字。他在纸上以柳体字端端正正写下了八个大汉字:中国[ZhongGuo]必胜、日本必败。
曹越华刚到密支那时,是在新1军88团第3营当翻译[FanYi]官,后来调到新1军新30师任翻译[FanYi]室主任,中校级别,主要负责翻译[FanYi]情报、作战计划等。
曹越华最重要的任务,是翻译[FanYi]中国[ZhongGuo]与同盟国之间往来的大量作战情报,同时也翻译[FanYi]飞虎队的情报。
密支那战役之后,史迪威和孙立人将军来基地视察。谈完了军事作战部署之后,史迪威与曹越华“摆起了龙门阵”。“他看上去50岁上下,精神非常好,说话自然又随便。”曹越华回忆道。
得知曹越华曾是复旦大学足球队的中锋,曾是美国[MeiGuo]西点军校校足球队队员的史迪威立刻将他引为同道。“人类大体上有两种竞技角逐,一是野蛮的战争,一是文明的体育。然而我是两种都有所经历。”史迪威的这句话,曹越华至今记忆深刻。
“我曾是二战翻译[FanYi]官”
1945年8月10日晚,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传到张良[ZhangLiang]皋所在的昆明[KunMing]炮兵训练[XunLian]所,大家纷纷涌进大操场。炮兵训练[XunLian]所有的是信号弹,美国[MeiGuo]士兵们也顾不上请示上级,纷纷打开信号弹库。一时间,昆明[KunMing]上空被流光溢彩的胜利焰火点得通亮。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曹越华正行军至贵州省安龙县,听见消息,立刻离开部队,返回昆明[KunMing],与女友结婚,后回到重庆复旦大学,领取了毕业文凭。
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开始安排遣散译员工作。张良[ZhangLiang]皋被编在遣散的第二批,于10月11日由昆明[KunMing]出发,21日抵达重庆。后于1947年顺利毕业。
解放后,这批译员大多遭遇坎坷。“在北京、武汉、上海的译员很多,大家能相互证明,比较容易说得清楚。去东北和其他地方的译员遭遇就不同了,很可能就没能扛过去。”张良[ZhangLiang]皋告诉《中国[ZhongGuo]新闻周刊》,“我在镇反运动开始时也差点出事。当时我在一家工厂当临时工程师,市里号召反动党团分子登记,闹得很紧张。但我觉得我是革命者。后来我把工作关系悄悄转到武汉市建设局,问需不需要去公安局登记,建设局说不用了,内部交代就行。我才逃过一劫。”
张良[ZhangLiang]皋从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退休,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的创建工作;周太康[TaiKang]退休前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教授;曹越华大半生都在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任翻译[FanYi]。
周太康[TaiKang]对《中国[ZhongGuo]新闻周刊》感叹:对这批译员,虽然已恢复了名誉,但还不够,应该承认这是当年大学生抗日从军的一次壮举而载入史册。90岁高龄的周太康[TaiKang]仍思维缜密,永远的理科生模样。
几年前,80多岁高龄的张良[ZhangLiang]皋应邀去美国[MeiGuo]讲学。中途他去加拿大看望老朋友,需要重新申请签证才能进入美国[MeiGuo]。“我花了一天时间写申请,表格里有一栏问,是否会使用武器,我就在备注一栏写上:‘会放炮,我曾是二战翻译[FanYi]官。’美方签证官微微一笑。几天后签证很快就办下来。他们[TaMen]对于二战老兵非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