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新中国修建第一条地铁:毛泽东建议圈着城墙走--国家史册
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在地铁[DiTie]开工典礼上讲话
毛泽东对修建[XiuJian]地铁[DiTie]的批示
如今北京地铁[DiTie]已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军,承载着繁重的客运任务。而当初,新中国修建[XiuJian]第一条地下铁道的初衷是为了战备。所以当年地铁[DiTie]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笔者曾专门到石景山路东段、玉泉路一带考察地铁[DiTie]开工典礼的地点。两棵三四个人才能环抱的银杏树仍然健在,它们见证了1965年北京地铁[DiTie]一期[YiQi]工程[GongCheng]的开工典礼。
毛泽东建议地铁[DiTie]圈着城墙走
1965年7月1日,北京市领导彭真主持开工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罗瑞卿等出席。杨勇讲了话,大意是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批示精神:“精心设计,精心施工[ShiGong]”。杨勇提出了地铁[DiTie]建设的三条原则,“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79岁高龄的朱德元帅为地铁[DiTie]开工破土。
其实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就决定修建[XiuJian]地铁[DiTie]。
1956年11月初,应邀而来的苏联专家用半年时间论证了北京地铁[DiTie]的可行性。铁道部、建工局也先后派人去苏联考察地铁[DiTie]和人防工事。1958年成立了铁道部地铁[DiTie]工程[GongCheng]局。从1959年开始,连着搞了好几个地铁[DiTie]试验,挖了两个竖井,一个在公主坟,一个在军事博物馆。
1960年2月20日,中央军委第14次常委会的议题中有一项是修建[XiuJian]北京地铁[DiTie]。与会者听取了地铁[DiTie]工程[GongCheng]局局长陈志坚、设计院院长史晓昭关于北京地铁[DiTie]干线及专用支线的四个方案。
但到了1962年夏天,北京地铁[DiTie]因国家经济困难下马。一晃三年,到了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也由于中苏关系越来越紧张,战备成了当务之急,一定要修建[XiuJian]北京地铁[DiTie]。这回确定由北京军区、北京市和铁道部三家联手。1965年2月4日,毛泽东在地铁[DiTie]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杨勇、副组长万里、武竞天联名给彭真、李富春转中央并军委的报告上批示:“杨勇同志,你是委员会的统帅。希望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ShiGong]。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北京地铁[DiTie]重新上马后,陆续提出60多个地铁[DiTie]建设方案,其中有三横三竖一个圈。毛泽东提了一个意见:你要修建[XiuJian]地铁[DiTie],又要少拆民房,可圈着城墙走嘛。有关专家经过反复协商,最后确定“一环两线”。
进行防原子弹爆炸试验
最初北京地铁[DiTie]施工[ShiGong]考虑学苏联,深埋100米或者60米。许多人质疑,那么深,一旦发生事故,没法抢救,而且费用太高。最后决定采取花钱少见效快的浅埋法,加强防护,通往山区,争取能抗原子弹。工程[GongCheng]拟分三期,一期[YiQi]先修环城的北京站至复兴门和复兴门至石景山一段;二期修东郊热电厂到北京站一段,完成环线路;三期修西直门到颐和园一线,力争1965年下半年动工,1968年上半年完成一期[YiQi]工程[GongCheng]。铁道部召集有关专家,开了几天的鉴定会,认为可行,刘少奇、周恩来等都画了圈。
一、二期工程[GongCheng]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少,施工[ShiGong]面开阔,工序简单,大型机械有用武之地。当时还不能“老鼠打洞”,所以只能拆城墙明挖。天安门广场要保证节日集会,只能绕开,后来有实力暗挖了,天安门地铁[DiTie]才开工。
地铁[DiTie]施工[ShiGong]非常慎重,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在清华大学做了各种结构试验。还到杭州、武汉做通风试验,又到哈尔滨军事工程[GongCheng]学院、某试验基地进行防原子弹爆炸试验。为解决防水问题,还专门考察了海军的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