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重看魏晋时期佛教之融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世界--中国年鉴(2)
大众的精神[JingShen]安顿需求
中国人对于佛教[FuJiao]的精神[JingShen]需求,还来自大众层面。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普通民众在生活上很痛苦,在精神[JingShen]上也很痛苦,特别需要用一种“精神[JingShen]鸦片”来缓解精神[JingShen]上的痛苦。可是,在中国固有文化[WenHua]中,找不到这样一种精神[JingShen]安慰剂。中国哲学在发端时期,就走上了精英[JingYing]文化[WenHua]的路向,只关注上层社会的理论需求,热衷于“治国平天下”之类的政治哲学问题,而不关心大众的精神[JingShen]安顿问题。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基本上都属于精英[JingYing]文化[WenHua]类型。儒家哲学鼓励人到朝廷去做官,有强大的激励功能,而安慰功能比较弱。道家哲学鼓励人们到山林去修行,对文化[WenHua]精英[JingYing]来说,有一定的安慰功能,可是对本来就在山林中劳作的贫苦大众来说,并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同时,中国的原始宗教在春秋时期就被解构,没有从中发展出理论形态的宗教,没有形成一种适合大众精神[JingShen]需求的宗教文化[WenHua]。在中国哲学早期的理论构成中,大众文化[WenHua]一直处在缺位的状态。
魏晋以前,政治哲学是主流话语;魏晋以后玄学兴起,转向人生哲学,但玄学家只讲士大夫的人生哲学,没有讲有普适性的人生哲学。普通民众的精神[JingShen]安顿问题,依旧无人问津。佛教[FuJiao]同中国固有哲学的区别在于,它在起步阶段选择的就是下层路线,而不是上层路线。它从生、老、病、死等人生中的痛苦讲起,形成一种适应大众精神[JingShen]需求的宗教文化[WenHua]。佛教[FuJiao]所描绘的佛国、净土、极乐世界,有强大的精神[JingShen]安顿功能,可以缓解人的痛苦,对深陷苦难之中的普通民众有极大的吸引力。佛教[FuJiao]的这种精神[JingShen]寄托功能,是中国文化[WenHua]中所缺少的因素,是需要引进的因素,这就决定了佛教[FuJiao]在中国普罗大众中有非常广袤的市场。
上层统治集团维系政治统治的需要
中国人对于佛教[FuJiao]的需求,更来自上层统治集团。
经学衰微以后,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的根基已经动摇,社会影响力大大减弱,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玄学试图引入道家的自然学说,用以加固名教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玄学家沉溺于过分思辨的哲学话语,并未达到提升名教社会影响力的目的。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出于维系政治统治的需要,必须找到一种强化伦理约束力的有效途径。佛教[FuJiao]适应了统治集团的这种需求。因为佛教[FuJiao]除了有强大的精神[JingShen]安慰功能,还有强大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功能。
在佛教[FuJiao]中,有一个以戒律为核心的完整的宗教伦理体系,发挥着劝善止暴的作用,对于优化社会风气极有帮助。佛教[FuJiao]中的不杀生、不奸淫、戒贪、戒嗔、戒痴等戒律,都有维护社会伦理关系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劝人做一个善人,讲究善才有善报。佛教[FuJiao]虽然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抱着一种顺世主义的生活态度,不鼓励人们造反,对统治者来说,自然有益而无害。同纲常伦理相比,佛教[FuJiao]伦理还有自身的优势。纲常伦理是一种权威主义的伦理诉求,建立在规范上面,侧重于他律,有强制力,但感召力弱;佛教[FuJiao]伦理是一种信仰主义的伦理诉求,建立在“觉悟”上面,侧重于自律,有很强的感召力。另外,佛教[FuJiao]的地狱构想和报应理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也是纲常伦理所缺少的。佛教[FuJiao]由于具有这样的优势,自然会吸引统治集团的目光。不过,后来佛教[FuJiao]在中国大行其道,还有一个偶然的原因,那就是武则天做了皇帝。女人做皇帝,不可能从传统的纲常伦理中找到“合法性依据”,她求助于佛教[FuJiao]伦理,自然在情理之中。
佛教[FuJiao]不但能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也能满足统治者的精神[JingShen]需求。佛教[FuJiao]关于极乐世界的构想以及关于来世的承诺,对于统治者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梁武帝曾三次试图出家为僧,在他的眼里,和尚在精神[JingShen]上的优越程度超过了帝王。
上层统治集团的需求对于佛教[FuJiao]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统治者的扶植,佛教[FuJiao]作为一种外来文化[WenHua],也不可能在中国顺利地传播和发展起来。
(该文为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FuJiao]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作的演讲,有所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