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揭秘毛泽东的浪漫“试婚”--国家年鉴
杨开慧(资料图)
毛泽东[MaoZeDong]重返北京。在北京的四个月是他收获的季节,尽管并不尽如人意。
毛泽东[MaoZeDong]是由新民学会派遣北上的,他是由100人组成的驱张请愿团的团长。毛泽东[MaoZeDong]还接受了《大公报》和其他报刊的任务,他这次不再是身无分文了。
在武汉停留10天以后―――毛泽东[MaoZeDong]在这里对当地形势作了考察―――这一行人到达北京,正好参加在湘乡会馆举行的有千余人参加的反张集会。毛泽东[MaoZeDong]带着一条标语来到会场:“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毛泽东[MaoZeDong]在古老破败的福佑寺租住下来,这里位于故宫附近的北长街。他睡在没有供暖的主殿里,置身镀金的神像的眼皮底下。他夜间阅读和写作的地方是一条香案,油灯摇曳的火苗将其映成怪影。香案旁边是一台油印机―――这是新时代从事政治活动的圣物。这里就是这位来自湖南的青年政治家自豪地称为“平民通讯社”的印刷车间。
毛泽东[MaoZeDong]的驱张计划并没有多大进展。北京的世界更广阔,所关心的是更大的问题:大军阀统治的“国民”政府的腐败;凡尔赛会议以后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反响;五四思想的传播。毛泽东[MaoZeDong]走街串巷,但一提起湖南的事情,所得到的是不屑一顾的眼神。
毛泽东[MaoZeDong]这次北京之行的首要收获是杨小姐。杨开慧比毛泽东[MaoZeDong]小八岁,是一位身材苗条的少女,圆脸庞,皮肤白皙。毛泽东[MaoZeDong]在前一次来北京时,就已萌发对她的爱情,现在他们的感情更深了。毛泽东[MaoZeDong]到达北京一个月之后,杨教授去世,这似乎为毛泽东[MaoZeDong]与杨开慧的结合开辟了道路。
他们在毛泽东[MaoZeDong]栖身的北长街寺里的神像旁见面,或者去温暖舒适的杨家。春天,他们一起到西山骑马漫游,在僻静处相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似乎在那年春天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降生了。五四精神鼓舞下的毛杨的结合是自由恋爱的结晶,这在旧中国是极为少见的。一年以后在长沙举行的结婚仪式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很少有人记在心中,甚至毛泽东[MaoZeDong]本人在1936年与埃德加·斯诺谈话时,也回忆不起这次婚礼的确切日子。
长沙的赵女士没能活着去光扬五四道德准则,而杨小姐的奋争使这种精神在政治运动中得以体现。死去的赵女士使毛泽东[MaoZeDong]满腔愤懑尽诉笔端,活着的杨小姐则令他心醉神迷。赵女士永离人间,杨开慧则在精神上给毛泽东[MaoZeDong]注以新的活力,佐促毛泽东[MaoZeDong]在20年代进行笔战和继之以真枪实弹的斗争。
也是在那寺庙的香案上,毛泽东[MaoZeDong]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他热心搜读各种译成中文的有关材料)。这一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深打动了他。部分是因为《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的中文译本在中国1919年11月出现―――是当时在中国最有影响的马克思的著作。部分是因为俄国革命后,经过李大钊教授和其他人的介绍,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在中国人的面前放出了新的光辉。
苏俄成了毛泽东[MaoZeDong]的指路灯塔,就像1790年法国之于英国的激进派一样。他对马克思理论的掌握是逐步的,但是布尔什维克的成功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他在同一位青年妇女的交谈中表现出他对新俄罗斯的热情。那位妇女说:“搞共产,好是好,但要好多人掉脑壳。”毛泽东[MaoZeDong]激动地回答:“脑壳落地,砍脑壳,当然,当然,但是你要晓得共产主义多么好!那时国家不再干涉我们了,你们妇女自由了,婚姻问题也不再拖连你们了。”
对毛泽东[MaoZeDong]来说,马克思主义[MaKeSiZhuYi]是一种思想,它解释历史是怎样从一个阶段演进到下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