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蒋介石搞上海屠杀成反革命 叶剑英毅然反蒋--国家年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最低潮,中国处于最严重的白色恐怖状态,大批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叛变或退出了中国共产党。而在此时,蒋介石非常赏识并任命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叶剑英,却通电反蒋,毅然同蒋介石决裂,舍弃高官厚禄,费尽周折,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剑英入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其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共产党对国民党中上层人士入党态度谨慎,叶剑英入党第一次努力没有成功。

  1897年,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原名叶宜伟。

  因家境贫寒,他的父母生下8个子女,有4个孩子未及成年就夭折了。活下来的2个妹妹,很小就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叶剑英少年时,不得不充当父母的小帮手,帮助料理生意。

  叶剑英7岁进本村的私塾读书。11岁,进入离家5公里多的丙村三堡学堂住校读书。受到进步老师以及进步报刊、书籍的影响,叶剑英对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朦胧的认识,尤其是孙中山武装斗争的思想,给叶剑英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辛亥革命成功后,叶剑英受到鼓舞,把读书与救国联系起来,显示出非凡的抱负,并表现出勇敢尚武的精神、反抗强权的意识与良好的组织能力。1913年,已经16岁的叶剑英,进入梅县东山中学读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孙中山的著作,以及其他进步书籍,思想越来越激进。他决心改造这个旧世界,为实现“大同”理想社会而奋斗。

  在即将从东山中学毕业时,叶剑英因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一事与校长发生严重冲突。校长非常恼火,严厉训斥叶剑英,并以扣发毕业文凭相威胁,责令叶剑英认错。叶剑英决不低头,收拾行李就离校回家。后来,校长有些后悔,托人带信给叶剑英,希望他回校认错,领取文凭。而叶剑英心中想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岂在乎一纸文凭?他当即回信,说:“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叶剑英毅然拒绝了校长的要求,离开了东山中学。

  1917年,叶剑英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并改名为“叶剑英”,把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理想,全部寄托在“剑”中,“剑”代表战斗。

  1919年底,叶剑英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陆军炮兵少尉军衔。云南都督唐继尧有意重用这位青年才俊,准备将他留校。当时,留校的确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许多人求之不得。可叶剑英报国心切,执意投奔孙中山领导的粤军,谢绝了唐继尧的挽留。

  当时,孙中山一心一意发展粤军,指望依靠这支部队继续推进民主革命。在孙中山的苦心经营下,粤军发展到2个军2万多人。1920年春,叶剑英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奔赴福建漳州,参加了粤军,在熊略支队担任见习教官,训练士兵操炮。很快,他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初出茅庐的叶剑英,在第一次粤桂战役中,成功策划了桂系多支部队反正,为粤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21年12月,孙中山领导粤军再度打败桂系军阀后,在广西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叶剑英担任孙中山随员,有机会直接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深深触动了叶剑英。

  1922年4月,叶剑英担任海军陆战队营长。6月,孙中山一手栽培的粤军前总司令陈炯明发动叛乱,企图危害孙中山。孙中山的卫队只有50人,情况万分危险。叶剑英随军舰接应孙中山,一直保护孙中山撤退到海上。之后,他亲自起草讨陈电文,抨击陈炯明“粤土自私,包藏祸心,阻挠北伐,称兵叛乱”的罪行,号召“誓为前驱,歼灭逆贼”。港澳和华侨各埠报纸,纷纷转载此电,对陈炯明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在孙中山蒙难55天的日子里,叶剑英始终忠于职守,率领士兵护卫着这位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临危不惧,威武不屈,为了革命事业,丝毫不顾及个人安危的高尚品德,给了叶剑英极大鼓舞和教益。叶剑英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孙中山的注意。此后,孙中山组织部队,讨伐陈炯明。1923年1月16日,北伐军重新占领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孙中山返回广州,设立大元帅府,自任陆海军大元帅,继续指挥北伐军讨伐陈炯明。叶剑英升任第八旅参谋长,他与旅长张明达一起,取得言岭关大捷,名噪一时。

  陈炯明叛乱,对孙中山是一个极大打击。正当他陷入绝望的痛苦之中,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伸出了援助之手。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

  孙中山的转变,也有力地促进了叶剑英的信仰转变。在孙中山的感召下,叶剑英废寝忘食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及进步书籍。初步接触马列主义的叶剑英,世界观悄然发生了变化。他模模糊糊地认识到,马列主义才是真正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中国工农大众的政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工人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全国许多大城市相继发生工人罢工,农民运动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叶剑英在革命风暴中迅速成熟起来,思想越来越激进。特别是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直接接触,更加速了他的世界观转变。

  叶剑英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交道,始于创办黄埔军校。创办黄埔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孙中山的一个重大决策。应廖仲恺的邀请,时任粤军第八旅参谋长的叶剑英,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办。叶剑英被分配到教授部给王柏龄当助手,分管教学方面的工作。筹备处刚刚成立,困难重重,既缺资金,又缺人手。叶剑英不辞劳苦,奔走于粤军各军、师之间,想方设法抽调人员、借款借枪,以应急需。正当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校长蒋介石因对孙中山不让他过问党务和军政大事的安排不满,借口经费拮据,停办军校,辞职返回家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这一事件,搞得筹备处人心惶惶。叶剑英坚决执行廖仲恺关于继续筹办的指示,与其他人一道,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制订教学计划、招聘教员、招考学生、编写教材,到置办教具,事无巨细,叶剑英都直接经手办理。在孙中山、廖仲恺的多次催促下,蒋介石又返回黄埔军校。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