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甲午战争后清廷“审判”颠倒黑白--国家年鉴
中日甲午战争,中方一败涂地,清廷自然要对海陆战的将领论功罪行赏罚。可清廷失之公道,对功臣埋没其功,反究其过;而罪孽深重的逃将、败将,则未被追究责任,予以严惩,让其逍遥法外。治军如此不力,集中暴露了清廷的黑暗和腐败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功臣】
徐邦道
屡挫强敌反遭革职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曾深刻指出:“诛一人而千万人顺,诛其心也;赏一人而千万人奋,赏其心也。 ”当赏不赏,是阻止善行;当罚不罚,是姑息养奸。清朝吉洪亮进一步阐明了赏罚不明、不公的严重后果:“有功而使无功者受其赏,则有功者解体;有罪而使无罪者代其罚,则有罪者益恣。 ”
甲午战争的整个陆战中,清军逃将、败将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而慷慨赴敌、英勇善战、屡挫强敌的徐邦道可谓是难得的英雄人物,主要表现在主动领兵保卫金州重镇、在石门子布阵阻击日军;特别是在土城子阻击战中,由于他的部署,使这场战役成为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日军被迫承认土城子之战的失败,是对“日本军队最有效的刺激良药”,表示今后对清军“决不能妄加蔑视,战阵必须慎重戒备”。而当旅顺口失陷后,徐邦道率溃卒走金州依宋庆。不久清廷下旨,将其褫职。褫职,即剥夺职务,革职之意也,大功臣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1895年1月10日,日军攻盖平,宋庆令徐邦道率军往援,军未至而盖平已失。徐邦道与章高元合力反攻,未克。2月21日,清军第四次反攻海城,宋庆调徐邦道拱卫军进攻大平山。之后,又与湘军吴大澂等五攻海城,均不克。 3月5日,日军发动辽河下游战役,徐邦道率军在牛庄、田庄台继续抵抗。 1895年4月,辽阳告警,依克唐阿奉调援辽,徐邦道率军同行。到防不久,中日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徐邦道强扼内心的痛楚与悲愤,仍坚持修垒练兵,不辞劳瘁,以致积劳成疾,病殁于阵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邦道仍以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为念,遂口述遗言,上呈朝廷。在遗言中,徐邦道直陈利弊,呼吁振奋。他根据自己力守金旅、转战奉省与日军作战的实践,指出:清军失败,是“震慑于洋队,不肯死斗”,“往往前敌交绥而后军先退,彼军接仗而此军旁观”,“甚至距敌数十百里,未见贼影,未闻炮声,一听谣传随即逃溃”。深感参战清军“主帅无严明划一之合,将领无忠勇刚果之心,士卒无团结亲上之义”。他恳请朝廷“急筹水师,慎选将帅,力图自强”。他认为,“将帅必有爱国之心而后乃有忠勇之气。不贪利则士卒归心,能自勇则众人奋志”。遴选这样的将帅统率军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希望“皇上严饬(整顿)内外臣工力致富强。持之以恒……共致中兴”。并希望“与外国交涉勿事迁就”,“国家怀柔不宜太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清政府实行的主和避战政策的不满。他念念不忘“身受国恩,涓埃未报”,“生不能破敌以报朝廷,死亦当毅魄以酬恩遇”。其爱国之心,灭寇之志,怎能不令后人感怀!
徐邦道生前坎坷,而被以功当罪,郁郁而死,实令后人唏嘘。虽然在他死后诏复原职,并赐优恤,但在他有生之年,并未获得正名,致使留下“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