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满洲里历史上的犹太人--总结经验
历史的特殊条件,曾使一些犹太人在我国口岸城市满洲里生活了40余年。
犹太人是世界上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古称“希伯莱人”,居住在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并且创立犹太教。公元一至二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犹太人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散入欧洲、亚洲等地,其中相当数量的人移流到了俄国。历史上,犹太人曾流入中国的记载是12世纪初的事。移流到印度孟买的犹太人,有少数移居到中国的河南开封等地,明代以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1901年,俄国根据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在我国东北建成了与其西伯利亚铁路相衔接的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满洲里是这条铁路由俄国进入中国的首站。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军队需求大量物资,其商人大量涌入满洲里,由此深入到哈尔滨及内地一些城市采购物资。一时,居住在满洲里的俄国人大增,达到4000余人。犹太人就是在这段时间由俄国流入满洲里的,他们在这里主要经营食品、杂货、饮食等行业。
满洲里市档案馆所存旧政权档案记载:满洲里的犹太人1906年为20户60人;1908年为28户100人;1915年为150户400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犹太人大量迁入满洲里,最多时达到300户1000人。此后,又向海拉尔、哈尔滨等地迁移,至1932年时仅剩30户80人。到1946年满洲里人民政权建立的时候,已无侨居的犹太人了。
犹太人信仰犹太教。满洲里市档案馆收藏的1931年档案中,有一份“犹太教预查证”及其它有关材料,说明满洲里的犹太教堂建立于1906年,有教长。而且组织了犹太宗教公会委员会,有公会章程。公会会长名叫格拉斯拉夫斯基,此人于1906年到满洲里居住,职业是律师,还担任公共中学的董事长。
满洲里犹太教堂与公会在1947年得到中东铁路局和黑龙江省民政厅承认,宗教活动合法化,登记教徒为86人。当年,教会开办了犹太人小学校和图书馆。宗教公会设立了妇女、慈善事业等团体,进行诸如“筹款辅助侨居满洲里犹太贫民”、“对同乡之死亡殡葬”等活动。(夏恩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