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顾卓新的安徽事和安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5)
坚决支持[ZhiChi]农业生产责任制
新华社资深记者张广友在《改革风云中的万里[WanLi]》一书中写道:“顾卓新支持[ZhiChi]包产到户最坚决”。顾卓新来安徽[AnHui]后,从有关材料及外地的反映中了解到,安徽[AnHui]一些地方的农民常年有出去逃荒要饭的情况,50年代末60年代初还饿死了很多人。1977年8月底,省农村[NongCun]政策研究室周曰礼写了一份内部材料,以翔实的数字和触目惊心的事实,历数了浮夸风、瞎指挥以及生产上的“大呼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在农村[NongCun]造成的严重恶果。顾卓新看后思想上特别受震动,当即批示:“农村[NongCun]的情况很严重,不采取大的动作不能解决问题[WenTi]。建议省委[ShengWei]搞几条意见,请万里[WanLi]同志考虑决定。”与此同时,他还看到滁县地委《关于落实党的农村[NongCun]经济政策的调查情况和今后意见》,认为此报告很重要,问题[WenTi]讲得实在、具体、尖锐,措施也很有力,当即送万里[WanLi]看。万里[WanLi]高度重视这些材料和有关汇报,决心要拿出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解决农村[NongCun]问题[WenTi]。万里[WanLi]身先士卒,带头下乡调研。同时他要求分管农业的省委[ShengWei]书记王光宇布置周曰礼到滁县地区做专题调研,搞出一份解决农村[NongCun]问题[WenTi]的文件草稿。周曰礼等人经过调研,认真起草了文件,草稿送到省委[ShengWei]。10月6日,顾卓新首先批示:“这个规定很好,文件也写得明确,可以考虑批转各地执行。”10月下旬,万里[WanLi]、顾卓新、赵守一和王光宇、周曰礼等拿着草稿,先后到肥东解集公社青春大队、长丰县吴山公社四里墩大队分别召开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和社员座谈会,直接听取大家的意见。随后,草稿又经过多次征求意见修改,最后经省委[ShengWei]常委会议逐字逐句讨论通过。1977年11月28日,中共安徽[AnHui]省委[ShengWei]将修改稿以《关于当前农村[NongCun]经济政策几个问题[WenTi]的规定(试行草案)》(后简称为《省委[ShengWei]六条》)下发。随着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在全省的贯彻执行,安徽[AnHui]农村[NongCun]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
对于农村[NongCun]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AnHui]、在中央、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但是顾卓新始终坚定支持[ZhiChi]农村[NongCun]业已兴起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虽然邓小平1980年5月31日发表的对包产到户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ZhiChi]的谈话在领导干部中传开,但对安徽[AnHui]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仍未平息。主张包产到户的省委[ShengWei]常委希望顾卓新能领头支持[ZhiChi]。他对此态度鲜明,一面在省委[ShengWei]内部依据邓小平讲话精神继续据理力争,一面在实际工作[GongZuo]中支持[ZhiChi]搞包产到户的地、市、县干部。9月初,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安徽[AnHui]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在谈到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争论问题[WenTi]时,顾卓新说,主要是如何看待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WenTi]。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目的,改造和调整生产关系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评价一种生产关系或劳动组织形式,应以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多年来,在这个问题[WenTi]上本末倒置,老是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而不强调发展生产力。农业生产责任制哪一种形式好,主要看效果,凡是能够增产、增收、增贡献的都可以,不要搞“一刀切”。9月后,中央连续下发了支持[ZhiChi]包产到户的文件。这样,安徽[AnHui]的包产到户虽有反复,但还是坚持下来了。这对全国农村[NongCun]、农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记得顾卓新调回北京后,我陪他去中南海看望万里[WanLi],老朋友见面,显得格外亲切。万里[WanLi]对顾卓新坚定支持[ZhiChi]安徽[AnHui]的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充分肯定。我想,当时在安徽[AnHui]工作[GongZuo]的万里[WanLi]、顾卓新、赵守一等省委[ShengWei]领导同志,他们都是安徽[AnHui]农村[NongCun]改革的发起人。特别是后期,安徽[AnHui]的生产责任制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顾卓新旗帜鲜明的坚持,是起了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