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毛泽东与“亲密战友”林彪最后一张合影出台内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5)
争权、暗杀、叛逃、摔死……谁也不会料到的。
难怪中央向全国人民传达林彪[LinBiao]叛党叛国摔死在温都尔汗时,会场上竟有人吓疯了。有人还把尿撒在裤裆里。
“五一”那天,我和过去一样,随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ChengLou],拍摄中央领导和首都人民欢度节日的镜头。毛泽东[MaoZeDong]也来了。当然,只要有毛泽东[MaoZeDong]在场林彪[LinBiao]也一定会在场,这已成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既定模式。我站在城楼[ChengLou]的露天台子上,靠着大殿的门口静静等候,第一个从大殿门出来的是毛泽东[MaoZeDong],身后紧跟着摇“红宝书”的林彪[LinBiao]。我按下快门时,镜头里瘦小的林彪[LinBiao]贴在毛泽东[MaoZeDong]高大身躯后面,让人感到滑稽,禁不住掠过一种遗憾:林副主席[ZhuXi]的形象太单薄了,根本就不上照,站在毛泽东[MaoZeDong]身边,反差更大!
镜头里第三个出来的是周恩来[ZhouEnLai],他仍然从容自如……这是属于他特有的风度。
后面是康生、江青、董必武……
活动时间很短,毛泽东[MaoZeDong]先向城楼[ChengLou]上各单位军管会的头头们招手致意,然后来到城楼[ChengLou]栏杆前向城楼[ChengLou]下欢声如雷的群众游行队伍招手致意,和1966年毛主席[ZhuXi]登城楼[ChengLou]相比,主席[ZhuXi]的精力和神采都不如那时了,或许这次没穿绿军装而是灰色中山装的缘故吧?
下午,部分领导人又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群众一道游园。
毛泽东[MaoZeDong]、林彪[LinBiao]没有去。
我整整跟在后面奔波了一天,拍了十几卷胶卷,派社里的记者送回照片制作车间冲洗印制,要赶当天上机印刷,明天就能见报。
离开劳动人民文化宫,我又立即赶到天安门城楼[ChengLou]。晚上还有更大的盛会,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放焰火。中央领导人都要出席晚上盛会,这之前我要检查一下拍摄的灯具,防止曝光不足,因为有主席[ZhuXi]出场,不能多用手灯。
我到城楼[ChengLou]时,工作人员已开始布置城楼[ChengLou]的座席,座席排列一般是按照职位大小严格划分的,台子正中放了一张圆桌,围了几把椅子,两边各又有几张圆桌。正中的那张不用说就是毛泽东[MaoZeDong]和林彪[LinBiao]坐的,是张主桌。政治局常委、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坐两边的桌子。中央各部门的领导站在桌子的后面。
我仰头看了看天,似乎不作美嘛。阴沉沉的一团乌云好像托着雨水,随时可能从天而落。刚才我给领导人拍照片时还为有这样的天气暗暗欣喜,拍人就需要光线柔和的天气,而现在却担忧起来,晚上的观礼活动可别叫老天爷搅黄了!
晚上的活动往往时间长,场面大,准备不好就会出“洋相”。素以“严”著称的总理,绝对不允许我们记者,特别是他身边工作的记者在公开场合出半点差错。跟了总理10多年,没少受批评,也没少受表扬。他的严要求我是熟知的。我觉得我应该做些应付下雨的准备。到大殿的休息室打电话,让社里备些雨具。我的手刚触到话筒,蓦然,一道淡黄色的光射在我的手背上,像个吻印。一抬头,乌云不知移到什么地方去了,窗外一片晴朗。
晚霞在长安街的尽头露出了痛快淋漓的笑容!
微风徐徐,夕阳已快沉坠到高楼的底层,落在地平线上。
街道,华灯初上,在没燃尽的晚霞里像一团团小黄球,洒出微弱却很顽强的光。红霞愈来愈深沉,愈来愈热烈……
我异想天开,想永久留住热烈绚丽的晚霞,举起相机描向红彤彤的世界……刹那间,我的希望受到致命的一击。相机里的胶卷全是黑白胶卷!
晚霞像嘲笑我的“色盲胶卷”,将最后的余晖涂抹得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