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张爱萍将军的红色恋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张爱[ZhangAi]萍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中名将,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24岁参加长征,45岁被授予上将军[JiangJun]衔。从热血澎湃的进步青年到排长,再到将军[JiangJun];从司令员、政委到国防科委主任,再到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从善于战前指挥,到勇任前三次核试验总指挥,再到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地球同步卫星研制试验的组织者,世纪老人的人生履历就是中国革命历程的缩影,丰富的人生闪现着传奇色彩。在他写就这一人生“名著”的过程中,有一个[YiGe]重要人物功不可没,军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这个人就是张爱[ZhangAi]萍将军[JiangJun]的“另一半”———李又兰。张爱[ZhangAi]萍夫妇于1942年认识并结婚,到张爱[ZhangAi]萍于2003年逝世,他们[TaMen]一起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经历了风风雨雨61个年头。
有缘相识
张爱[ZhangAi]萍与李又兰相识相知于新四军军部,相恋相许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但他们[TaMen]最早的会面竟是在武汉[WuHan]八路军办事处[BanShiChu]。
张爱[ZhangAi]萍出身在四川达县张家沟的一个[YiGe]农民家庭里。小时候,看到地主欺压百姓,他的心中便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为尽快增长真本事,惩治、铲除世上的坏人,他一头扎进书堆里,常常读书到半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各界民众纷纷举行悼念活动。才上中学不久的张爱[ZhangAi]萍知道了孙中山临终的“国事遗嘱”,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沉重,就将“国事遗嘱”全文抄到自己[ZiJi]的笔记本里。通过多方查找资料,他终于了解到“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民权、民生,还知道了孙中山要建立一个[YiGe]博爱、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他的心底升起一种使命感。15岁的张爱[ZhangAi]萍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当年6月1日,达县县城爆发抗议五卅惨案的游行,张爱[ZhangAi]萍便是首发运动队伍中的一员。因其敢作敢为,几个月后,他被推选为达县中学学生会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年即把学校里的反动学究、校长万如璋赶下了台。中学毕业后,张爱[ZhangAi]萍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共产党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并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地方军阀刘存厚发布通缉令,张爱[ZhangAi]萍萌发了走出去轰轰烈烈地上战场与敌人面对面地搏斗的念头。他决定将目的地定为上海,如果找不到党组织,就考大学。
1929年6月中旬,张爱[ZhangAi]萍告别家人来到上海,进入上海艺术大学临时安身,并与上海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当时,他们[TaMen]的主要工作是宣传、组织群众。当年底,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十四军,从此踏上了职业军人的战斗历程。
李又兰生于1919年,宁波人,是爱国实业家李善祥的次女。她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修养,又有平民女子的淳朴善良。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当全国抗日的枪声打响,李又兰没有[MeiYou]躲进豪华舒适的花园别墅,更没有[MeiYou]迁入租界寻求外国人的庇护,而是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小港,投入到抗日后援工作中。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重要军事部门则移驻武汉[WuHan],武汉[WuHan]随之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中国共产党亦在武汉[WuHan]设立八路军驻武汉[WuHan]办事处[BanShiChu],不少青年来此要求前往延安。得知此消息的李又兰等人也决定通过武汉[WuHan]办事处[BanShiChu]介绍去延安。
1938年3月,他们[TaMen]到达武汉[WuHan]。当时的武汉[WuHan]布满国民党的特务,这群青年的到来很快引起他们[TaMen]的注意。武汉[WuHan]警备司令部情报科科长以同乡的名义前来拉拢他们[TaMen],李又兰心生一计,作出无意在此逗留的样子,巧妙地摆脱了纠缠。
武汉[WuHan]八路军办事处[BanShiChu]是一幢四层楼房子。当李又兰他们[TaMen]几经周折找到这里时,天色已晚。他们[TaMen]看到“八路军驻武汉[WuHan]办事处[BanShiChu]”的牌子时,顿时高兴得跳起来,兴奋地进门缠着办事处[BanShiChu]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去延安,我们要见周副部长。”这段时期,作为中共中央长江局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周恩来身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他就住在办事处[BanShiChu]。
而时任值班参谋的张爱[ZhangAi]萍考虑到周恩来工作太忙,就出面挡驾。可这些同学非要见周恩来不可。不管张爱[ZhangAi]萍怎么解释,包括李又兰在内的这些学生就是赖着不走。等了一整天,他们[TaMen]终于在深夜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们[TaMen]。此时风陵渡已被日军占领,到延安去很难,周恩来就介绍他们[TaMen]去南昌新四军办事处[BanShiChu]……
后来在延安,张爱[ZhangAi]萍与李又兰相熟后,两人在一次聊天的时候,张爱[ZhangAi]萍听李又兰回忆在八路军武汉[WuHan]办事处[BanShiChu]怎样磨着要见周恩来一面的往事,也心有感慨地说:“当时,这些学生真叫人没办法。”“我就是真叫人没办法的那十几个人中的一个[YiGe]!”张爱[ZhangAi]萍有些惊异,稍后才明白过来:“我也就是那个值班参谋。”二人开怀大笑,真是“冤家路窄”,难怪一见如故。
4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俏丽倔强的姑娘长成大家公认的军中女才子。从武汉[WuHan]到南昌后,李又兰活跃地开展群众工作,在皖南战地服务团经受了锻炼。行军途中,她往土墩上一跃,一场激情飞扬的演讲便拉开了序幕。她常一人反串几个角色:头巾一扎,大襟褂一穿,活脱脱一个[YiGe]乡村老太太;丝巾一系,旗袍一换,就是清丽可人的大学生;军帽一戴,转眼间又成了英气逼人的女战士。不久,经组织推荐,李又兰参加了军部举办的速记训练班,并在皖南事变前先撤到江北。
1942年1月下旬,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单家港小学召开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各战略区党政军领导人以及新四军军部、各师和独立旅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的张爱[ZhangAi]萍也参加了会议。李又兰在新四军军部当巡视员,因她参加过速记的专门培训,被抽出来负责速记。会上,刘少奇提议请曾任新四军九旅旅长的张爱[ZhangAi]萍专门谈谈九旅在艰苦环境中从当地游击队武装发展成为新四军主力的一些情况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