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红色“隐士”王汝申--中国年鉴
王汝申在瑞金[RuiJin]中央[ZhongYang]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型花岗石浮雕前
1914年6月,王汝申出生于江西省瑞金[RuiJin]县下坝乡里布村。1932年7月,在国民党[GuoMinDang]军第四次对中央[ZhongYang]苏区发起大规模军事“围剿”之时,为武装保卫苏维埃,他毅然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红1军团担任通讯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他跟随中央[ZhongYang]红军主力北上转移,经受住了空前严峻的考验,走完了长征全程。
抗战期间,他历任八路军115师2团骑兵排长、连长和营长,曾以一个[YiGe]排伏击日军一个[YiGe]运输中队,缴获百匹战马和大量食品;以一个[YiGe]连迎战日伪一个[YiGe]混合大队,毙敌300余名。解放战争中,在国民党[GuoMinDang]顽固派制造摩擦时,他亲率几百人的队伍挥刀杀退国民党[GuoMinDang]2个骑兵团的围攻,2名敌团长被砍死。因战功卓著,上级有意提拔他担任团长,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汝申主动要求转业回乡,并拒绝了组织上要他出任县长或区长的安排,在乡村基层一直干到退休[TuiXiu],最高职务只当了几天公社副社长。直到1980年12月落实老红军政策,已近古稀之年的他才由退休[TuiXiu]改为离休,享受应有的政治生活[ShengHuo]待遇。
王汝申老家所在的里布村中田小组距离市区50多公里,属于瑞金[RuiJin]市最边远、贫穷的小山村之一。别人没有[MeiYou]条件[TiaoJian]创造条件[TiaoJian]也要远走高飞,而王汝申身为开国功臣,却安贫乐道,甘居人后,扎根深山老林大半辈子不肯挪窝。
他还经常引用叶剑英元帅的名言,从小教育子孙后代要“挺起胸膛走路,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能有“自来红”思想,躺在祖父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大儿子放弃了到城里的粮油公司、林业局坐办公室的机会,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林场做了一名普通林业工人。小孙子师专毕业后,也放弃了留在城镇中心学校任教的机会,自愿回到基础条件[TiaoJian]差、学生不足200人的里布小学支教。如今,王家四代同堂,孝子慈孙,朝夕相伴;寻常家饭,素位风光,其乐融融。
自退休[TuiXiu]至今,王汝申与时俱进,从未间断过自修学习,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有一次,他正患重感冒,卧病在床,突然接到上级党委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紧急通知,家人都劝他干脆请假算了,但他执意不从,硬是拖着病体走了几十里山路,按时赶到了指定会场。里布村中田小组地处偏僻,境内山陡路窄,交通极为不便,乡亲们与外界联系、商品买卖,全靠肩挑背驮、两腿驱动。王汝申越到晚年,越是感到内疚不安,在他牵头、赞助下,一条连接乡镇的水泥公路终于贯通,昔日的穷乡僻壤日益迈向城镇化。
王汝申作为一名军人,一向注重体育锻炼。在中央[ZhongYang]苏区时,他曾参加过首届赤运会;在陕甘宁边区时,他还跟朱德总司令同场竞技打过篮球。解甲归田后,他开会办事总是不辞劳苦,坚持安步当车;退休[TuiXiu]后,他每天都要下地劳动,打扫庭院,每年还要坚持外出旅游。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以95岁的高龄被选拔为江西瑞金[RuiJin]站第192棒火炬手,圆满完成了“祥云”圣火的传递任务。
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ShengHuo],风吹雨打,粗衣粝食,当年战场上威风八面的王汝申渐渐地变得像个村夫野老。但他精神矍铄,行动敏捷,眼不花、耳不聋,完全没有[MeiYou]人到期颐之年的龙钟老态。朴实无华的外表、平易近人的作风,反而拉近了他跟乡亲们的距离,他们有了生产、生活[ShengHuo]等方面的困惑,都很信任地向他求助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