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彭德怀:“就是惦记我那些书……”--中国年鉴网(2)
就这样,彭德怀[PengDeHuai]搬出了居住7年的中南海住所,前往京郊的吴家花园。临别时,他对参谋景希珍说:“我给主席写信了,请求去当农民,边学习[XueXi]边劳动。”他让工作人员将他的元帅礼服、狐皮大衣、地毯、名家字画等统统上交。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我都不要。但是,书,一本都不能丢。”当景希珍把装了一车的物品送交管理科后又返回来时,只见彭德怀[PengDeHuai]正在翻腾他们偷偷给他留下的几箱东西。他把几件好衣服拽了出来,把一些布置新居用的装饰品也都翻了出来,仅留下他认为最需要最宝贵的一大堆书籍。警卫参谋照他的话办,把他长期收藏的20多箱书,现代的、古代的,平装的、线装的,都搬到北京郊区的吴家花园新居。
在赋闲京郊吴家花园的那段日子里,彭德怀[PengDeHuai]的精神是苦闷的。为了排除这些苦闷,他干脆不去想它,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他的家就像个书屋:桌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都是书。那时,读书[DuShu]和劳动,成了他的主要乐趣。当他读到称心之作,常拿起书本,举在空中,自言自语地喊:“好!好!对极了,我拥护!”
在吴家花园,他读了一些哲学书,并大量地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MaoZeDong]著作,如杨献珍所著的《什么是唯物主义》,艾思奇所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苏联科学院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MaoZeDong]的《矛盾论》、《实践论》,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并作了大量的眉批和心得体会。例如,在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分析唯心主义的段落旁,彭德怀[PengDeHuai]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们如果把认识加以片面夸大,认为只要主观意识就可以创造出奇迹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就不能不在具体事物中滑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
这些书籍,不仅充实了彭德怀[PengDeHuai]的理论基础,同时他针对当时国家的状况,分析研究问题[WenTi],力求找出解释和解决的方法。
“文革”中: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
1965年,彭德怀[PengDeHuai]被派往西南三线工作。临行前,毛泽东[MaoZeDong]提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小礼堂召开了一个会议。毛泽东[MaoZeDong]在会上历数了彭德怀[PengDeHuai]的功勋,然后说:“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着他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毛泽东[MaoZeDong]的发言,让受尽冤屈的彭德怀[PengDeHuai]沉浸在多年不曾有过的快慰和惬意中,他跃跃欲试,想在有生之年再为国家和人民做点工作。在前往西南的途中,他又把从中南海带出的那20多箱书带在了身边。一到成都,彭德怀[PengDeHuai]就积极投入了新的工作之中,又是听汇报,又是亲临各地视察,忙得不亦乐乎。可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彭德怀[PengDeHuai]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首当其冲,又一次受到了冲击。十年浩劫中,彭德怀[PengDeHuai]身遭厄运,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些书。他曾经对警卫参谋说:“我别的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书……”此后,彭德怀[PengDeHuai]身陷囹圄,在狱中,他一直坚持看书,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还常写信给侄女彭梅魁,让她代购书籍。
彭德怀[PengDeHuai]一生打仗无数,也读书[DuShu]无数,并且读得十分认真,读过的书大多都加满了批注。可遗憾的是,彭德怀[PengDeHuai]当时所作的大量摘记和学习[XueXi]心得及带有大量眉批的书籍,都在1975年被付之一炬了。(徐文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