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国家年鉴
毛泽东早期曾于1918年和1920年两次来过北京,都与北京大学发生密切关系。他住过几个地方。在这里介绍的,就是他青年时代第一次来北京时住过的地方——东城区鼓楼后豆腐池胡同15号。其实,这个不大的普通两进四合院称为“杨昌济故居”也许更为合适。
师徒情深
杨昌济又名杨怀中,湖南长沙板仓人,在日本留学时改名怀中,意为虽身处异邦,仍怀念中国。1914年,杨昌济在湖南第一师范担任教员教授伦理学课程时,认识了刚因第四师范合并而转编过来的学生毛泽东。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杨昌济在日记里这样记述对毛泽东的最初印象。数年后,他在写给章士钊的推荐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这里的“二子”,便是蔡和森与毛泽东。
而对毛泽东来说,杨昌济是他最敬服的老师之一,其教授的伦理学也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他甚至把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全部抄录下来。毛泽东与杨昌济建立了极为深厚的师生情谊,课余时经常去杨老师家里讨论问题,在那里,他认识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
初来乍到
1918年6月,杨昌济被聘为北大哲学系教授,携家眷自湖南迁至北京,住进豆腐池胡同一个不大的四合院。当时此院为豆腐池9号,门上有“板仓杨寓”的铜制门牌。
那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借机筹建了华法教育会,组织中国学生开展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杨昌济及时把这个消息传回湖南。毛泽东等人刚从第一师范毕业,认为这正好是继续求学的理想途径,便积极发动刚成立不久的新民学会会员参加。
8月19日,有人叩响了小院大门,杨昌济惊喜地发现,客人居然是他的高足毛泽东!那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到北方,也是第一次来到久已向往的北京。他与蔡和森一起住在杨昌济家前院南房靠院门的房间里。由于当时来北京的新民学会会员居住得较为分散,联络不太方便,毛泽东等人在景山东街三眼井租了3间屋子,从杨昌济家里搬了出去。
关于在北京的生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里有毛泽东的叙述,读来很有意思。“那年夏天,我决定到北平去,那时叫北京。当时湖南有许多学生打算用‘勤工俭学’的办法到法国去留学。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曾经用这种办法招募中国青年为它工作。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习法文。”
“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多,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工作,他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他就是李大钊,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被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