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邓淮生:父亲率先提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改办法--国家年鉴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刘倩) 为庆祝建党9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讴歌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特别推出大型对话栏目“缅怀革命先辈”系列访谈。12日上午10:00,国务院原副总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卓越领导人邓子恢之子邓淮生做客本网,与我们共同追忆邓子恢同志的光辉一生。
邓淮生说,当时党中央已经普遍认识到要进行土地改革。但是对如何分配土地的问题上,中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我父亲跟另外一些闽西的革命老同志深入到农村,到农民家里访贫问苦,开群众大会,大家来讨论,这土地怎么分。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目标有了,理想也有了,就认为是完成了。实际上不然,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怎么实现理想?怎么让它变为现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体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分配土地的问题上,分得不好,大家都分乱了,甚至分散了,分得不团结了。分得好,就可以让大家都能得到土地的要求,而且大家的不同意见都能弥合起来、统一起来,所以在分配问题上,根据很多农民弟兄的建议,所以我父亲总结出几条意见。
邓淮生说,第一条,地主富农的土地要拿出来分配。第二条,分配给贫苦农民,没有土地的人、需要的人。中间这部分有自有土地的人,比如中农这部分,暂时不要动他,他的土地不要弄出来,当时总结了两句话出来,叫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实际上这是土地分配的具体办法。抽多补少,所谓“多”就是地主的土地多,把多的土地拿出来补给“少”,“少”是谁呢?就是少数的贫农,他没有土地,就把土地补给他。抽肥补瘦,因为土地有质量的问题,有些土地比较富,比如平地的土地,水网田地的土地,比较肥。地主家十几亩地全是水田,另外有一些人的地都是山沟里头,一小块一小块的小梯田,水一冲下去很容易就没有了。而且把好的土地抽出来一部分,分给土地质量比较差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叫“抽肥补瘦”,土地质量比较差的就是瘦。总结这么两句话。
邓淮生说,这样的分配方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是不要大动,不要像有些地区所有土地全部收起来再划,这样会引起很多的麻烦。这样一弄的话,影响面比较小。比如地主有50亩地,平均下来,每一个人分配土地大概是2亩地,你有几口人,你就留下来,把多余的土地分给他。这样影响面、轰动的面就比较小。所以,总结起来,大家分完。其实不是他的发明,他是在群众大会上将大家提的意见总结出来的经验。他提出来地主也要分田地,也要给他出路,这样的话,地主反抗的力量就会削弱,反正我也有土地了,我也不是没有土地了。这样的话,减少了一些革命的阻力。如果完全不给他土地,地主富农一律不分土地,这也是不对的,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矛盾激化,有很大的阻力。所以,当时他提出这样的一种办法,充分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所以,闽西的土地革命的分配,在周围这个地区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