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毛泽东和贺子珍在长征路上--中国年鉴

  
毛泽东和贺子珍在长征路上--中国年鉴
1936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到达陕北

红军时期,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第一任妇女部长,17岁领导永新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转战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在井冈山上,18岁的她与34岁的毛泽东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1934年10月,她和毛泽东一道,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贺子珍被编在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踏上征程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是贺子珍第四次怀孕,由于身体原本就不好,再加上怀孕,贺子珍的脸色一直很苍白,行走比较艰难,但她坚决不要特殊照顾,紧跟着队伍行军。一路上,她执意与其他同志一样兼管三四副担架,到了宿营地,还忙着和大家一道去安排食宿,替民夫烧热水烫脚,帮助医护人员给伤病员换药。直到大家安顿下来,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摊开自己简单的行装去休息。

1935年1月,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2月20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攻克娄山关,乘胜再次攻占遵义,击溃敌军2 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就在这时,贺子珍临产了。

这天下午,在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敌兵追击的紧急情况下,部队正以急行军速度穿过贵州苗族的一个村庄。在经过一个山包时,贺子珍突然脸色发紫,紧咬嘴唇,疼痛难忍。“要生了,要生了!”人们不禁紧张起来,卫生员小王跑到休养连党总支书记董必武那里,气喘吁吁地说道:“报告书记,路边有一个老乡的窝棚,先到那里面吧!”

窝棚怎么能当产房呢?董必武摇了摇头。小王急了:“大姐快坚持不住了!”这时又传来贺子珍的呻吟声。“那就到窝棚吧!”董必武大声喊了起来,接着,他让人找医生,找担架,还让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去照顾贺子珍。

由于窝棚太小,除了医生李治和卫生员小王在里面接生外,包括钱希均在内的其他人都不得不站在窝棚外面,焦急地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这时,后面传来了敌我部队接火的枪声,不多久,从火线上撤下来的人员在经过窝棚时,无一不在重复着同一句话:“后面的敌人马上就要来了!”没时间了,董必武急得一头汗,钱希均也急了,往窝棚内大声喊道:“快点,快点,抓紧点时间!”钱希均话音刚落,一架敌机在窝棚上方呼啸而过,几颗炸弹在距窝棚几百米处爆炸了。几乎与爆炸声同时,窝棚里传来了一声婴儿嘹亮的啼哭,是个女儿。

“生了!生了!”人们不禁欢呼起来,董必武立刻招呼着让人把贺子珍抬上了担架。贺子珍疲惫地从衣物中掏出4块银元,交给钱希均,艰难地说:“她是人民的孩子,把她交给人民抚养吧!”钱希均点点头,抱起婴儿就走,不料,贺子珍又把她叫住了:“让我再看一眼孩子。”“来不及了,敌人马上就来了!”这可是毛泽东的夫人!担架手生怕有什么闪失,抬着贺子珍立即跑开了。就这样,贺子珍还没来得及再看一眼自己的女儿,就又踏上了征途。

到了驻地,毛泽东闻讯赶了过来,动情地对贺子珍说道:“子珍,让你受苦了!”听着丈夫深情的安慰,贺子珍的眼泪汩汩而出。这时,董必武过来了:“好险啊,子珍分娩时,天上有敌机,后面有追兵,好在炸弹扔偏了!”毛泽东听了笑笑说:“因为她是我们红军的后代,战无不胜嘛!”

因为长征路上生活太艰苦,贺子珍分娩后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照顾。毛泽东拿出9块银元,交给警卫员陈昌奉,让他给贺子珍买点吃的,补补身子。贺子珍知道后,坚决从陈昌奉那里把银元要了回来。贺子珍认为长征的路还很长,毛泽东对红军、对中国革命更重要,真正需要补养的是他,自己还能坚持。毛泽东知道后,就与贺子珍商量说:“那就买条鲤鱼吧!咱们可以一块吃!”丈夫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贺子珍也就勉强同意了。

贺子珍手上有9块银元之后,每到一地,都会买点有营养的食品让人给毛泽东送去,可按当时的物价,9块银元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回来那么多东西的。可每次毛泽东问贺子珍,贺子珍都回答说是用那9块银元买的。最后,毛泽东当着贺子珍的面仔仔细细地算了一笔账,算下来一看,早就超了9块银元。贺子珍见瞒不下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我把我娘给我的那副金手镯给当了。”毛泽东听了很是感动,不过稍作停顿,他又坚定地说道:“那也不要紧,我们要还给她一个新中国!”“我就盼望这一天啦!”贺子珍由衷地笑了。

3月中旬的一天,太阳已经西斜, 休养连来到贵州盘县五里排,人们刚把头上的伪装拿下来准备宿营,忽然,头顶上传来了飞机的嗡嗡声。司号员立即吹号通知大家隐蔽,可人们还没有藏好,3架敌机就已钻出云层,俯冲了下来。贺子珍刚刚在路旁的一条沟里隐蔽好,她发现有的人和马匹还在大路上跑,便着急地挥着手大声喊道:“还有伤病员没有隐蔽好,大家赶快隐蔽他们!”

说完,就直向大路上跑过去。贺子珍刚跑出来,一架敌机就吼叫着俯冲了过来,一面用机关枪扫射,一面投掷炸弹,幸亏一个警卫员眼明手快,将她拉回了路旁的沟里。当炸弹的硝烟消散了一点之后,贺子珍又看到不远的路上,一副担架的担架手已经被炸死,担架上的伤员正挣扎着要爬起来,便毫不犹豫地又跳出小沟,向伤员冲了过去。不料,这时又一架敌机发现了贺子珍,机枪弹、炸弹汹涌而至,贺子珍眼见隐蔽已经没有可能了,便勇敢地扑在了伤员身上。

敌机飞走后,警卫员吴吉清跑过来一看,吓坏了。只见贺子珍躺在血泊中,不省人事。吴吉清急忙把贺子珍放到担架上,跑去找来了医生李治。李治为贺子珍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她身上到处都是弹片,有一块弹片还从她的右背一直划到了右胳膊上,划开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李治赶紧给贺子珍打了止血针,还给她服了几粒止痛片。由于没有麻醉药,李治只好与另几名同志狠了狠心,按住贺子珍,用镊子将弹片一片片取了出来,可依然有17枚弹片因为嵌得太深没能取得出来。这些弹片留在贺子珍身体中,后来使她落下了一身病,而等她长征结束后赴苏联治疗时,等待她的却是弹片已经与肌体、神经组织结合在一起,无法取出的残酷现实。

贺子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之后, 部队很快就要出发了,考虑到自己的伤势如此严重,再继续跟着部队走,对部队的拖累太大。因此,贺子珍主动向组织提出,要求把自己寄放在老百姓家里。钱希均知道后,急得直跳,她知道如果把贺子珍留在这里,语言不通,国民党反动派搜查又紧,肯定凶多吉少,她立即找到自己的丈夫、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民,要他把贺子珍的伤势及其本人的要求转告毛泽东,由毛泽东决定贺子珍的去留。

毛泽东此时已和红军总部走到前面的宿营地,离贺子珍他们有十多里路程。他接到毛泽民的报告后,立即带着傅连医生和三个警卫员连夜赶到贺子珍那里。在两盏马灯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并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问休养连连长侯政:“下午飞机轰炸有几个负伤的?炸死几个?重伤员在哪里?贺子珍在哪里?”

侯政一看是毛泽东,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毛泽东这么快就来到了跟前,就把下午遭敌机轰炸的经过和受损失的情况向毛泽东做了详细汇报。毛泽东随他看望了受伤的同志后,大声说道:“敌人是时刻不会忘记我们的,但他们永远阻止不了革命队伍前进的步伐!”说完,毛泽东又提着马灯走近贺子珍的担架,看着妻子浑身上下缠满了绷带、脸色白得像纸一样,毛泽东一阵阵心酸,哽咽着问道:“子珍,怎么样?”

半昏迷中的贺子珍耳边突然响起了自己熟悉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是毛泽东正温情地注视着自己。贺子珍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用微弱而又沙哑的声音说道:“润之,把我留下,你们前进吧!”“我和同志们都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毛泽东说完这句话后,背过脸去用手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毛泽东是一个坚强的人,据熟悉他的人回忆,他一生只在三种情况下流泪:一是他只要一听到穷苦人哭诉,每每会流下眼泪;二是自己的警卫员、通讯员牺牲时,他也会止不住流眼泪;三就是那天晚上为妻子的生死未卜而流下泪水。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毛泽东不能在贺子珍身边呆得太久,看着傅连与李治他们正竭尽全力地抢救昏迷中的妻子,他用坚定的语气对毛泽民说道:“就是抬,也要把她抬到目的地!”

回到宿营地,处理完军机大事后,毛泽东想起身负重伤的妻子,他拿起红铅笔给负责抬自己那副担架的担架班班长丁良祥写了一个便条:老丁同志:

我派你明天去抬贺子珍同志,昨天下午敌机轰炸,她受了重伤,带了十几处花,不能走路。

毛泽东

即日

毛泽东写完便条,还让警卫员把自己的那匹小黄马也牵了去,对他说道:“等子珍伤势好了一点,让她骑马免得让战士们老抬着。那样,她会感到不安的。”寥寥数语,充分体现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关切与了解,只是贺子珍一直未能骑上小黄马,因为她伤得实在太重了。

贺子珍在担架上一连躺了3个月,丈夫的关怀、战友们的情谊、医生的精心治疗、自己的顽强意志,竟使她奇迹般地康复了。3个月后,她已能拄着木棍自己走路了。贺子珍见自己能走了,就说什么也不让别人抬着了,战友们只好轮流搀扶着她,一步一步地向前进。

1935年8月,毛泽东和贺子珍一道踏上了人迹罕至的川西北草原。像烂泥塘一样的草地,使贺子珍的双脚从未有干的时候,持续不断的绵绵细雨,浸得她受伤的部位钻心地疼,但贺子珍始终没有叫过一声苦,有时两腿发软跌到泥水之中,又在战友们的搀扶下爬起来继续前进。

1935年12月13日,毛泽东和贺子珍平安抵达陕北瓦窑堡。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