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红色子弟学校”哈军工高干子女记--国家史册

  

  滕叙衮:我和“红色贵族”同窗的日子

  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为即将成立的哈军工题写了一篇《训词》。《训词》中说: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培育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

  那所学校,凝聚了那个时代所有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梦想。

  150多位将军、39位两院院士,以及更多的时代精英,都曾经在那片土地生活过,接受过洗礼……

  更为传奇的,是这所学校与新中国高级干部结下的不解之缘——据哈军工校史统计,在“十大元帅”中有7位元帅的子女,“十大将”中有6位大将子女,曾经就读于哈军工。

  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张鼎臣、王若飞、叶挺、左权、滕代远、张爱萍、杨成武……他们的孩子也都曾求学哈军工。

  在民间,哈军工被称为“红色子弟学校”。

  两个黄金期

  《周末》:在民间,哈军工有个标签——“红色子弟学校”……

  滕叙衮:打断一下,讲个故事。2007年,哈军工北京校友有个聚会,还邀请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位导演,请他发言,说到一半也提到了这个“帽子”,结果老校长刘居英当场大怒,硬要我上台给对方讲讲哈军工的光荣历史,弄得导演非常尴尬,最后还是我解的围。

  《周末》:……还好现在老校长不在。

  滕叙衮:哈哈。其实,“红色子弟学校”“将门之后云集”等等说法,早已流行几十年了,这也是一个客观历史事实,只是被以讹传讹,神秘化了。

  《周末》:那哈军工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滕叙衮:建校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朝鲜战场服务,培养军事人才对付美国大兵。后来战争结束,就又为新中国培养军事人才。1952年3月26日由毛泽东批准建校,它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为校址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为世人熟知。1953年迎来第一批学员,直到1970年,哈军工南迁,分拆为多所院校,哈军工就不复存在了。

  《周末》:校长是陈赓大将?

  滕叙衮:对。后来陈赓在1961年去世后,由副校长刘居英升任。就两任校长。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