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著名中共党史、毛泽东研究专家高华病逝--中国年鉴
高华 1954年生于南京,“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高华26日晚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57岁。新京报记者从高华之子高欣处获悉,追悼会将于本周五上午举行。多位学者在微博上留言追忆高华,表示悼念。
在病床上为学生改论文
高华教授自2007年罹患肝病,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昨天上午,人大教授张鸣,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相继在微博表示,接到高华教授学生的电话,称高华先生26日晚去世。记者随后拨打了高华先生的电话,接听者自称是高华先生的儿子高欣,他证实消息属实。高欣还透露,“我正在安排后事,预计追悼会将于周五上午举行。”昨日上午10点09分,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官方微博也发布了这一消息。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说,听说高华的状况不大好,自己上周和学者沈志华、李丹慧夫妇曾经一起去看望高华。“当时他情况很好,我们还谈到,等他出来能不能继续参加我们的研究工作。他很有信心,觉得不久之后能够出院……这个噩耗太突然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说,自己利用出差的机会,在上周六专门去看望过高华,两人交流了半天时间。张鸣声音低沉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感到病魔正在吞噬他的身体,他已经非常虚弱,肚子腹水已经很大了,脸色蜡黄蜡黄的。但是,他的思路很清晰,说话没有什么障碍。他对时事,对学术都很关心,而且对这些事情都很清楚。他在病床上还在为学生改论文,他还说,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对于周五的追悼会,张鸣称不一定能赶过去,“我正在应一家刊物之约,写一篇关于他的稿子。”
不愿意别人为他筹款
此前,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朱大可曾经发短信告诉杨锦麟,高华因治病花费甚多,经济上有些读书人难以启口的窘迫,希望他能代为呼吁有钱的熟人募一点款,解燃眉之急。杨锦麟后来在微博呼吁。后来,朱大可又说,高华教授不喜欢这样的做法,杨锦麟只好删除了那则微博。“想起这段事,心里很是酸楚”。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沈志华表示,2001年,自己曾邀请高华参与一套书的写作,他欣然应允。后来,大家一起商讨这套书的体例,怎么找材料,怎么写等等问题,到2004年之后,陆续有人开始动笔,还有人处于准备阶段。“高华那一本,他已经开始动笔了。没过多久他查出有癌症后,此事就搁置了,他休息了两年,后来提出身体不行,做不了了,我们后来就换了作者。”
数年来,新京报记者一直与高华保持着电话联系。今年8月31日,高华先生曾给新京报发来一篇文章《由〈李劼人全集〉出版而想到的》,9月3日,该文曾发表于新京报的《书评周刊》。
多位学者微博悼念 追悼会将于本周五举行
■微博哀悼
众人忆高华
杨锦麟(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他,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他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他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他的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
朱大可(同济大学教授):无限惊骇!前日高华兄还发来“大可圣诞快乐”的短信。惟愿只是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