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遵义会议后谁是中共最高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西安事变:毛泽东[MaoZeDong]要“除蒋”,张闻天主张和平解决

  颇能说明问题的还有对1936年西安事变的处理。

  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这次事变,是在中共中央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如何正确处理西安事变,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关键。事变第二天的12月13日,张闻天就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HuiYi],依惯例由分工管军事和统战的毛泽东[MaoZeDong]作报告。毛泽东[MaoZeDong]提出了两条互有关联的主张:一是“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来领导[LingDao]全国,控制南京”;二是“除蒋”、“审蒋”(两天后毛泽东[MaoZeDong]领衔的红军将领通电中还公开提出“审蒋”)。张闻天在发言中表示了不同意见,主张“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

  后来的事变发展证明,中央执行的不是毛泽东[MaoZeDong]的主张,而是张闻天提出的方针。19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HuiYi]对西安事变的意见已趋于一致,通过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确定和阐明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会上张闻天还批评了“审蒋”的意见,说“要求把蒋介石交人民公审的口号是不妥的”。一个多月后的1937年1月24日,毛泽东[MaoZeDong]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也提到“审蒋”的口号不对。在紧急时刻,作为“第一把手”的张闻天又亲赴西安,指导谈判和研究对策。这也象征着党中央此时到了西安(这时西安及其附近集中着一大半政治局委员和四分之三的常委)。毫无疑问,毛泽东[MaoZeDong]也是运筹帷幄(19日政治局会议[HuiYi]举行的当天就起草和发出14份电报),在处理西安事变中起了重大作用。但提出方针和工作中抓总的却是张闻天。只是由于长期遭到埋没和抹杀,至今论及西安事变的书籍以及文艺作品仍然不承认他的领导[LingDao]作用,甚至忽视他的存在。

  张闻天和毛泽东[MaoZeDong]都遵守遵义会议[HuiYi]的决议和维护会后形成的领导[LingDao]体制。张闻天是个一贯奉公守法和一切都要照章办事的人。他在坚持集体领导[LingDao]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方面特别认真,可以说在中共党史上开了一代风气。他又十分尊重毛泽东[MaoZeDong],注意征求和采纳毛泽东[MaoZeDong]的意见,以致王稼祥讥笑他是个“泥菩萨”,他则以“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相回敬。但在遵义会议[HuiYi]后几年,特别是1937年12月会议[HuiYi]改组书记处以前三年,他却并没有把毛泽东[MaoZeDong]看成领导[LingDao]和上级,而是严格履行总书记的职责,主持日常工作,召开中央会议[HuiYi],出主意,用干部,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直到1938年,还为反映许多干部的意见写信规劝毛泽东[MaoZeDong]不要和江青结婚而引起毛泽东[MaoZeDong]的大怒。

  张闻天写信反对毛泽东[MaoZeDong]与江青结婚,惹得毛大怒,当场撕信

  1938年秋,毛泽东[MaoZeDong]要与江青结婚,延安议论纷纷,许多老同志都有意见。原在北方局做秘密工作的王世英,当时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写了一封信给中央,说江青在上海桃色新闻很多,毛主席同她结婚不合适。信上签名的人一大串。根据地也有打电报、写信来的,比如,项英就曾电报中央极力反对。这些意见都集中到张闻天那里。中央的几位领导[LingDao]同志也向张反映,希望他出面做工作。

  张闻天觉得为难:结婚是个人私事,别人不便干预;毛泽东[MaoZeDong]的个性又极强,认准了事很难回头。但大家的意见确实很有道理,党的领导[LingDao]人的婚姻也不能等闲视之。考虑再三,张闻天综合大家的意见,以个人名义给毛泽东[MaoZeDong]写了一封信。信写得比较婉转,大意是:你同贺子珍合不来,离婚,大家没有意见,再结婚也是应该的,但是否同江青结合,望你考虑。因江青在上海是演员,影响较大。这样做,对党对你,都不大好。毛泽东[MaoZeDong]读罢勃然大怒,当场把信撕了,说:“我明天就结婚,谁管得着!”第二天就在供销社摆酒席两桌,张闻天自然不在宾客之列。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