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平型关大捷”小考--中国年鉴
一、关于“平型关大捷[DaJie]”与“平型关战役[ZhanYi]”。在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横亘着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险峻山岭。此山岭明代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今称“关岭”,有的地图上亦将“关岭”标作“平型关”。关岭实为恒山山脉东南折之一段。岭脊上蜿蜒着一条残破颓败的明代长城,其中一道关口叫“平型关”。今天的平型关口上仍有关门券洞立于当路,门洞上方“平型关”三字依稀可辨。
如果单从字面理解,这里似乎应当是“平型关大捷[DaJie]”的主战场。事实上,这里并不是当年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RiJun]取得大捷[DaJie]之地,而是当年“平型关战役[ZhanYi]”的中心正面主战场。
“平型关战役[ZhanYi]”以前,日军[RiJun]已经侵占山西恒山以北、关岭以东的大部分地区。以此为基地,日军[RiJun]以其主力向西欲横越关岭,进而占领全山西。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同共产党方面的代表一起制订了“平型关战役[ZhanYi]”计划,拟诱敌进入平型关以西的砂河镇(繁峙县城东60公里处)至繁峙县城之间地带,中国军队随之截断关岭,再从五台山、恒山南北两方面钳击聚歼日军[RiJun]。但敌我双方在关岭一带刚刚交锋,阎锡山却突然下令放弃诱敌入关的计划,要求死守关岭防线。这样,敌我双方在以平型关口为中心的东跑池、团城口、迷回村、鹞子涧一线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RiJun]在平型关一线无尺寸进展,其援军便从浑源、灵丘及河北涞源等县源源不断向平型关一带增援。后来,日军[RiJun]突破恒山山脉内长城防线上的要隘茹越口,进占繁峙县城。平型关一线中国守军的后路被切断,被迫向忻口地区撤退。“平型关战役[ZhanYi]”宣告失败。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型关大捷[DaJie]”,只是“平型关战役[ZhanYi]”中的一次侧面战斗[ZhanDou],是八路军115师在关岭一线以东附近地带伏击日军[RiJun]增援部队取得的一次胜利。
二、“平型关大捷[DaJie]”实际中心战斗[ZhanDou]地点在乔沟。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RiJun]的中心战场究竟在哪里?前些年,已有人考证出来,准确的伏击地点是在乔沟。查看一下地图,从平型关口沿砂石公路向东北方向走下关岭,即进入关沟。关沟东口斜对面是一座不太高的马鞍形土岗,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十余里的土沟把土岗分为两半―――这条土沟就是乔沟。
乔沟南北为山岭所夹,南边的山岭比北边的山岭高许多。南山岭上矗立着“平型关大捷[DaJie]”纪念碑,立碑之处即为当年115师师长林彪指挥作战之处。山岭半腰建有“平型关战役[ZhanYi]纪念馆”;与纪念馆相对的沟北30多米处有一座关帝庙,又称“老爷庙”;庙后是一座小山,即当年伏击战中敌我拼命争夺的焦点“老爷庙梁”。在“老爷庙”前看乔沟,沟深五六米,沟底不太宽,草木茂密。当年日军[RiJun]及辎重皆行于沟底,并在此遭到伏击。
“平型关大捷[DaJie]”从兵力部署到全部战斗[ZhanDou]过程都是围绕乔沟这一中心地带展开的。笔者以为,把此战称为“乔沟战斗[ZhanDou]”或“乔沟大捷[DaJie]”,或“平型关战役[ZhanYi]之乔沟大捷[DaJie]”,更为准确。但在大多数回忆介绍此次大捷[DaJie]的史料里,“乔沟”这一地名竟然几乎无人提及,实属憾事。
三、关于“平型关大捷[DaJie]”的战况。当年八路军伏击日军[RiJun]的兵力部署是,主要兵力埋伏在沟南一侧附近。这一部署存在着明显的疏漏。当战斗[ZhanDou]即将开始时,指挥员突然发现:如果日军[RiJun]控制了沟北的“老爷庙梁”,其火力将压制住沟南的我军[WoJun],使沟底之敌能够摆脱被动局面。对这一疏漏,我军[WoJun]当时已来不及弥补,指挥员当即指示,战斗[ZhanDou]打响后,战士要迅速越过沟去抢占这一制高点。我军[WoJun]与敌拼命争夺此制高点,并最终夺下。此战我军[WoJun]在这一地段牺牲的战士最多。
指挥员又安排一部分兵力分别把守乔沟的两头,目的是防止中伏之敌突围,亦阻击解围之敌。战斗[ZhanDou]打响后,进攻平型关西北一侧东跑池阵地的敌军曾回援乔沟,但在关沟东口遭阻击败走。我115师独立团在杨成武带领下进至灵丘县城东50里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地带的驿马岭上,击溃从涞源县城向平型关增援的日军[RiJun]一部,歼敌300余人。此战为115师主力部队成功伏击乔沟之敌提供了有力保障。
应当说明的是,此战我军[WoJun]虽胜,毙敌多,但我方战士伤亡亦不少。有一种说法是:我军[WoJun]损失1500多人,歼灭日军[RiJun]1700多人。
四、“ 平型关大捷[DaJie]”不容忽视的深层意义。“平型关大捷[DaJie]”实为我军[WoJun]对日军[RiJun]的首次战斗[ZhanDou]试探:将敌置于最不利的环境中,观察敌之战斗[ZhanDou]技能、武器性能、战斗[ZhanDou]能力、战斗[ZhanDou]意志,以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的作战发挥水平,为以后我全军各部对敌作战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此战包括随之而来的忻口战役[ZhanYi]、娘子关战役[ZhanYi]、太原保卫战、韩信岭阻击战等一系列战斗[ZhanDou]、战役[ZhanYi],对敌之所长所短,对蒋介石部与阎锡山部抗战之决心、能力,对我军[WoJun]在抗战全局中应居的地位及战略方向的把握,对我军[WoJun]与蒋、阎方面合作的策略,我党我军[WoJun]基本取得了一个比较具体、清醒、全面的认识。同时,经过这场战斗[ZhanDou],对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抗战战略思想,全党全军有了进一步的共识。
〔作者郭伟,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科员;武天杰、 沈乔,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太原 030081〕
(《党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