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李公馆-- 中共一大会址寻觅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5)
三
两日后,周佛海妻子杨淑慧遵照扬帆之命,主动前往上海[ShangHai]市文化局找沈之瑜面谈。说是将尽力帮助寻找“李公馆”——以求“将功赎罪”。当时,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对她这个大汉奸的老婆毫无疑问是个震慑。
于是,沈之瑜跟杨淑慧一起,来到“贝勒路”,慢慢地踱着。毕竟时过境迁,当年的“李公馆”已面目全非,头一天杨淑慧竟未找到。
杨淑慧独自一人悄悄来到“贝勒路”,细细回忆,仔细寻访。她终于发现,那白墙上刷着个巨大的“酱”字以及砌着“恒昌福面坊”招牌的房子[FangZi],很像是当年李公馆,但她不敢肯定,毕竟已经30年了,天翻地覆,人世沧桑。当她再次陪着沈之瑜走到了原贝勒路与另一条马路的交叉路口时,猛然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向路人打听那条横马路的名字。“这是兴业[XingYe]路”。路人告诉她。
“兴业[XingYe]路?”她平生未曾听过这一地名,但在她的头脑里倏地闪过那似曾相识的印象。
几日后,杨淑慧兴冲冲地来到沈之瑜的办公室。她面含喜色,看得出,有好消息。原来,这几天她在原贝勒路反反复复逡巡,觉得此处与她记忆印象相似。问道老住户,终于证实她那似曾相识的印象没有错。
那兴业[XingYe]路是与贝勒路一起,在1943年改名的。兴业[XingYe]路原名望志路,是在1914年以当时法国公董局总工程师望志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侵华日军和汪伪政权废除了“望志路”这一路名,改用广西东南部的兴业[XingYe]县县名来命名,称为“兴业[XingYe]路”。
在黄陂路与兴业[XingYe]路交叉口,亦即当年的贝勒路与望志路的交叉口,杨淑慧指着一家横写着“恒昌福面坊”大字招牌的房子[FangZi],对沈之瑜说:“这很像当年李汉俊家。”不过,当年的房子[FangZi]是青砖中镶着红砖,而如今旁边却是白粉墙上面写着一个比大桌面子还要大的“酱”子,这是她从未见过的。房前这个小菜场过去也是没有的。
于是,沈之瑜和杨淑慧一道在那里展开调查。那里的居民说,酱园的董老板是“老土地”,住的时间最长,最熟知那儿的情况。
那家酱园挂着“万象源”招牌。老板叫董正昌,经营酱油、酒、醋、盐之类。当沈之瑜、杨淑慧前去调查时,董老板娓娓道来,这才廓清了30个春秋的变幻。
1924年,董老板因生意上的需要,租下一○六、一○八号两幢房子[FangZi]并其他三幢房子[FangZi]。他对这五幢房子[FangZi]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把一○六、一○八号改成二楼二底,把一○六号天井改成厢房,租给其亲戚开“恒昌福面坊”,外墙也刷成白色。董老板特别强调,一○六、一○八号两幢房子[FangZi],先前是一位李先生租住的,他是续租的。李先生把两幢房子[FangZi]的隔墙打通,变二为一。
李公馆虽然面目全非,但沈之瑜听到这里心头仍然是一阵狂喜。一大[YiDa]会址是在“贝勒路李汉俊家”开的,这李汉俊与这个“李先生”绝对不会是偶然的巧合。一个重大的历史之谜终于可以弄清了:基本上能断定一大[YiDa]会场就设在这幢楼里。
中共[ZhongGong]上海[ShangHai]市委很谨慎,没有立即把兴业[XingYe]路上那两幢房子[FangZi]确定为中共[ZhongGong]一大[YiDa]会址。
这时,有人告诉沈之瑜,李汉俊是当年中共[ZhongGong]上海[ShangHai]小组代理书记,负责召开一大[YiDa]的发起和筹备工作,后来在武汉被国民党杀害,而他的哥哥,也即是李公馆真正的主人李书城[ShuCheng],现在在中央人民政府做事。沈之瑜立即向市委反映这一重大线索。
1951年5月,中共[ZhongGong]上海[ShangHai]市委特派市委宣传部干部杨重光带着那两幢房子[FangZi]的照片去北京,登门拜访已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长的李书城[ShuCheng]先生。李书城[ShuCheng]先生看了照片后对杨重光说:“那时我家,住在法租界望志路一○六号、一○八号,现在路名和门牌虽然改了,但那两幢房子[FangZi]确实是当时我家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