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中共靠什么提高部队士气--国家年鉴(2)
中共[ZhongGong]士兵[ShiBing]是作战[ZuoZhan]勇敢,还是被逼送死?站在不同的角度,难免会有不同的回答。历史学家必须深入考察表象背后的具体原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士兵[ShiBing]尸首横陈归结为林彪[LinBiao]“残忍”。毕竟,稍有军事史研究经历的人都会了解,在当年,枪决作战[ZuoZhan]中不听命令、“自行撤退”的军官的,并不只是一个[YiGe]林彪[LinBiao],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GuoMinDang]将领同样如此。
黄仁宇先生其实也注意到中共[ZhongGong]善于影响和整合农民的这种能力了。他在书中多次提到:抗战期间,中共[ZhongGong]把自己转变成一个[YiGe]农民政党,努力制定适应自然经济要求的各项政策,从而使自己成功壮大;国共内战期间,“整个乡间完全被动员整合”,“共产党已经找到使用无尽人力和乡间资源的模式,据以打造新的战争机器”。它甚至能够使农民全力为中共[ZhongGong]军队提供食物、住处、运输、急救等等后勤服务,并协助设置路障、捕捉国民党[GuoMinDang]军队逃散官兵。
也许读者读到这里,会认为我是在批评黄仁宇先生,其实我的目的并非如此。我所要强调的是,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的思想、观念甚至思维模式,不可能不受到家庭、社会、教育以及人生经历等各种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提倡,也没有人能够完全离开既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来看历史。主张“大历史”观如黄仁宇先生尚且不能完全“脱俗”,何况那些无此意识之人呢?
如果真的能够像黄仁宇先生所主张的那样,把一二百年以来的中国视为一个[YiGe]单位,多问些“为何以这种方式出现”,而不是充满激愤地质问“为何不依照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出现”,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至少能够少一点偏激与片面,更接近些真实与客观。在这一点上,我不能不佩服黄仁宇先生。事实上,曾经身为国民党[GuoMinDang]的军官,又经历过国共内战,目睹并亲身体验了被共产党赶出大陆的耻辱经过,就感情而言,他完全有权利像其他许多被迫离开大陆的学者一样,利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与倾向。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不难发现,除了个别具体事例以外,他在讨论国共两党的历史恩怨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的时候,表现出的却是一种高度理解的态度。他不仅极力为蒋介石和国民党[GuoMinDang]辩诬,而且明确地肯定毛泽东的成就,并对共产党中国抱以期望。在他看来,国民党[GuoMinDang]的失败和共产党的胜利都存在着相当的历史合理性,因而不可避免。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大历史”观,他没有纠缠于自己的历史情结,而是深入地去探讨发生这一切的深层次历史原因,和它们对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他列举的国民党[GuoMinDang]失败的那些内在的社会历史原因,无疑是过去的研究所欠缺和深入不够的问题。同样,他提到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虽然尚需深入和具体,但也明显比过去的说法更能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编者按:这是杨奎松教授几年前撰写的文章,于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本刊征得作者同意,特摘录文中精华部分,以飨读者。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