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从城市社会史看中共“一大”选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先看孙中山[SunZhongShan]行踪:

  孙中山[SunZhongShan]在1916年5月1日已偕廖仲恺、戴季陶等人由东京秘密抵沪,不久,宋庆龄亦由日本返沪,他们藏匿在法租界[ZuJie]洋泾浜55号一位法国人住所里。那时,孙中山[SunZhongShan]是被政府通缉的要犯。党禁解除后,孙中山[SunZhongShan]公开身份,住进法租界[ZuJie]环龙路63号(今南昌路59号,已拆),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古应芬、丁人杰等人亦寄寓其间。7月,中华革命党本部由东京迁来上海[ShangHai],设在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党部的各位部长、副部长均住在附近,在44号办公,重要成员有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杨庶堪、邓仲元、蒋介石、吴忠信、古应芬等。1917年7月,孙中山[SunZhongShan]发动护法运动,不止一次在63号寓所开会。自1917年7月17日至1918年5月4日,孙中山[SunZhongShan]曾离开上海[ShangHai]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但上海[ShangHai]党务事务所并未撤销。1918年6月26日,孙中山[SunZhongShan]入住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此后两年在上海[ShangHai]著书立说。1919年,他指派戴季陶等人创办《星期评论》、朱执信等人创办《建设》月刊,《建设》社址就设在环龙路44号。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SunZhongShan]将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本部仍设环龙路44号。各位部长如总务部部长居正、党务部部长谢持、宣传部长张继、财政部长杨庶堪等均在此办公。

  事实上,在1916年6月7日以后,到1923年国民党改组以前,环龙路44号一直是国民党活动的中心。

  由于这层关系,国民党党部所在地周围,大而扩展至法租界[ZuJie]旧区的西部、新区的东部,就成了对国民党政治精英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例如:黄兴1916年7月6日抵沪,先寓法租界[ZuJie]圣母院路(今瑞金一路),后迁福开森路393号,同年10月31日在这里逝世。章太炎1917年至1922年住在吕宋路(今连云路)9号。谭人凤1916以后住浦石路昌余里50号,1920年在此去世。李书城曾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参谋长,何时定居上海[ShangHai]不详,当为1916年至1918之间,先住白尔路,后迁望志路。朱执信1918年来沪,住在环龙路44号隔壁,协助孙中山[SunZhongShan]处理一些文字工作,并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直到1920年离开。

  环龙路与霞飞路是毗邻的两条平行的马路,由一条弄堂相连。环龙路与莫利哀路中间也只隔一条马路。所以,国民党的领袖、共产党的创始人,其住所近在咫尺。

  那是一个理论混沌的年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知识分子,与信奉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人士,在宣传社会主义方面,常有交叉重叠。持不同主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像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那样泾渭分明。李汉俊是中共“一大”发起人,也是《星期评论》骨干;邵力子是国民党骨干,也是社会主义研究社成员;共产国际的吴廷康既找陈独秀[DuXiu],也找孙中山[SunZhongShan]。在反对北洋军阀方面,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国民党人、共产党人与无政府主义者,是统一战线盟友,他们居住地、活动地的选择,也往往趣味相同。

  法租界[ZuJie]独特之处

  孙中山[SunZhongShan]、陈独秀[DuXiu]、李汉俊等人为什么要聚集在法租界[ZuJie]活动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当时上海[ShangHai]不同区域形成及功能区分,了解孙中山[SunZhongShan]、陈独秀[DuXiu]等人在上海[ShangHai]的活动特点。

  自戊戌政变后,中国政治就明显呈京严沪宽态势。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遭清政府通缉,是上海[ShangHai]租界[ZuJie]当局设法让他逃走的;维新志士黄遵宪遭通缉,是上海[ShangHai]租界[ZuJie]当局将他保护下来的;章太炎、邹容在上海[ShangHai]宣传反清,仅分别被判三年、二年监禁。民国后,情况有所不同,但北严南宽态势并无改变。“五四”运动后,北京的政治气氛压抑,文化环境恶劣。先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秘密离京,后是陈独秀[DuXiu]被捕,出狱后南下,再是《新青年》编辑部南迁,1921年又发生军警殴打北大教授事件,这导致北方文化人纷纷南下。相比之下,上海[ShangHai]的政治文化环境要宽松得多。上海[ShangHai]文化事业本来发达,出版机构多,报纸刊物多,中外联系广,信息渠道多,加上一市三治,有缝隙可以利用。

  上海[ShangHai]各个区域中,在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又以法租界[ZuJie]更为宽松。

  开埠以后,上海[ShangHai]城市发展经历了由南而北、由东而西的过程。开埠前,上海[ShangHai]城市重心在县城,租界[ZuJie]辟设后,上海[ShangHai]城市重心逐渐北移。在公共租界[ZuJie],河南路以东、苏州河以南率先城市化,然后西进至西藏路,再后来推进到静安寺一带。相形之下,洋泾浜以南的法租界[ZuJie]一直人气不旺。

  1914年以后,有三大因素促进了法租界[ZuJie]的发展。

  一是法租界[ZuJie]面积大扩展。法租界[ZuJie]于1849年辟设时面积不满千亩。1914年为止,法租界[ZuJie]面积已逐渐扩大至15150亩。

  二是城墙拆除。开埠后,随着城市重心北移,城墙的防卫功能不但早已失去,而且日益成为上海[ShangHai]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上海[ShangHai]士绅多次提出拆墙之议,均未获当局采纳。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拆城之议获批,拆城工程于1914年冬结束。城墙拆除、护城河填平后,筑以马路,从此,县城与城外华界、法租界[ZuJie]连成一片,改变了先前彼此隔离的局面。

  三是洋泾浜填平。洋泾浜在上海[ShangHai]开埠后成为法租界[ZuJie]与公共租界[ZuJie]的界河。1914年两租界[ZuJie]商定填河拆桥筑路,1915年洋泾浜被填平,筑成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使公共租界[ZuJie]与法租界[ZuJie]连为一体。

  扩界、拆城、填浜三件大事,使得法租界[ZuJie]与城厢内外、法租界[ZuJie]与公共租界[ZuJie]连成一片,为法租界[ZuJie]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同样是租界[ZuJie],就地价而言,在1930年代以前的相当长时间,是公共租界[ZuJie]高而法租界[ZuJie]低。同样是法租界[ZuJie],在相当长时间里,是旧区(今西藏南路以东)高而新区(今西藏南路以西)低。以1930年为例,这年旧区地价每亩估价为100524元,而新区每亩只有18319元,新区是旧区的五分之一不到。

  同样是租界[ZuJie],法租界[ZuJie]在城市规划方面要比公共租界[ZuJie]严格。1914年10月9日,董事会决定,在顾家宅公园周围,由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华龙路(今雁荡路)、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和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形成的四方形区域内,只准建造西式房屋。1920年3月18日,工务委员会建议,在霞飞路以南,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以北,金神父路以东,吕班路以西,在此四方形地带内,只准建造西式建筑。这样,在今瑞金二路以东、重庆南路以西、淮海中路以南、复兴中路以北,就形成了一大片经过精心设计、严格按欧洲习惯建造的住宅区。

  1921年以前,上海[ShangHai]四个区域在城市功能方面已各具特色。公共租界[ZuJie]中区(今西藏中路以东)与法租界[ZuJie]旧区(今西藏南路以东)是商务、金融区;公共租界[ZuJie]西区(今西藏中路以西,到静安寺一带)为高档住宅与休闲区;北区(苏州河以北,虹口一带)是商务区、航运、住宅区,也是日本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东区(今杨树浦一带)为工业、仓储区。城厢内外包括今南外滩,为居住、商务、工业混合区;闸北为交通、工业、商业、居住混合区。法租界[ZuJie]新区(今西藏南路以西)则是以住宅为主,也有一些商业、文化、卫生机构,诸如震旦学院、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顾家宅公园。

  此外,建党活动在法租界[ZuJie]进行,对于吴廷康、马林等共产国际派来的人来说,也比较方便。1920年的上海[ShangHai],有数量可观的俄侨,主要生活在法租界[ZuJie]。他们中有一些人拥护布尔什维克。这为吴廷康等人在上海[ShangHai]的活动,提供了很大方便,无形中起了掩护作用。

  (作者:上海[ShangHai]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ShangHai]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