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李培良与天津工运史上最早的五一大游行--国家史册
新中国成立前,天津[TianJin]是中国北方纺织业最发达的城市,因此各大纱厂成为党组织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在市档案馆珍藏的红色档案中可以发现,1924年秋,在大革命风起云涌的工人[GongRen]运动高潮中,一批有丰富工运经验的党员干部来到天津[TianJin],教育发展工人[GongRen]党员,组织工会进行革命斗争,李培良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培良是天津[TianJin]早期工人[GongRen]运动领袖之一,一直在津浦等铁路从事工人[GongRen]运动。1924年7月中共天津[TianJin]地委成立后,李培良作为主要负责工人[GongRen]运动的地委委员,直接主持了天津[TianJin]宝成[BaoCheng]、裕大等纱厂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发动和领导了1925年天津[TianJin]工运史上最早的五一大游行,为“五卅运动”期间天津[TianJin]工人[GongRen]运动高潮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
1924年六七月间,天津[TianJin]宝成[BaoCheng]、裕大纱厂附近盖起了两间平房,屋内陈设简单,门口挂着“平民义务学校”的牌子,招生章程明确写着只招收工人[GongRen],学校的教员是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这所学校就是党最早教育组织工人[GongRen]的场所,年轻教员就是李培良。
据档案史料记载,当时年仅21岁的李培良在工人[GongRen]们眼里,是个识文断字的好小伙儿,和蔼可亲,很愿意接近他,后来有几个人就成了学校的常客。其中有个叫沈玉山的,是宝成[BaoCheng]摇纱车间的一名机修工,在纱厂的南方工人[GongRen]中很有威信。沈玉山经常到学校去,接触久了便和李培良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沈玉山经常有问题请教年轻的先生,李培良借机向他介绍有关苏联的情况,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在沈玉山的脑海里形成了。有一天,他突然问李培良,中国有没有共产党,中国为什么不能建立苏联那样的社会呢?当李培良回答说中国也有了共产党,沈玉山当即提出了入党的要求,这是党在宝成[BaoCheng]纱厂发展的第一名工人[GongRen]党员,后来成为天津[TianJin]工运史上的知名人物。
董兆义、姬兆生也是宝成[BaoCheng]纱厂的摇纱工人[GongRen],平民学校成立后也是这里的常客,李培良经常向他们了解工厂和工人[GongRen]的生活状况,询问他们每天摇纱可以赚多少钱?姬兆生回答说原来白班一角五,夜班一角六,而现在工资落到一角三四。李培良又问起厂方惩罚工人[GongRen]的事情,姬兆生说差不多每天都有工人[GongRen]受罚,有时工人[GongRen]自己挨罚还不知道为什么,最少的罚2角,有的甚至要到5角,工人[GongRen]生活很艰难。李培良告诉他们说,你们吃亏就吃在自己身上,每天干多少活、挣多少钱自己记不住,又不会算账,月底发钱时,应该是给五块二角,给你五块,你也没有理由找他去。上学就能识字会算账,少给钱就去找他,就不吃亏了。日子长了他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