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南京军区副司令:皖南事变项英责任不大 未拒绝北移--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从现在来看当时,皖南[WanNan]新四军[XinSiJun]不论走北线、东线还绕行南线,都是走不通的。因为国民党军已形成包围态势,不打硬仗,是冲不破敌之包围圈的,仅靠避敌行军或谈判借道,对决心已下的蒋介石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南京军区副司令:皖南事变项英责任不大 未拒绝北移--中国年鉴

项英(左一)、周恩来与叶挺(左三)合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文史作者:王洪光(作者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原题为:项英之冤:毛泽东[MaoZeDong] 皖南[WanNan]事变中北移决心下得太晚

  有的学者说,“项英不愿新四军[XinSiJun]北移”。这种说法是参考早期史料,特别是在1941年1月15日中央作出《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后,几乎是一面倒地批评项英不愿意北移。

  其实,1月15日的中央决定,距1月14日皖南[WanNan]大规模战斗结束仅隔一天,许多情况还来不及搞清楚。而且这个《决定》最后一条说:“将项袁错误提交党的七大讨论议处”,就是说还需要经过讨论才能最后定论,但中共七大和以后的各次代表大会都未涉及到这个问题。总的看,项英在皖南[WanNan]事变中负有领导责任,但不能把新四军[XinSiJun]造成损失的责任全部推给他。关于新四军[XinSiJun]为何迟迟不能北移,这也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新四军[XinSiJun]面临的处境使其无法自主行动。

  新四军[XinSiJun]是根据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组建的。这就是说,新四军[XinSiJun]当时虽在政治上属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但由于“统辖”权在蒋介石手里,军事调动、体制编制等等都受到蒋的军委会限制,部队周边都是国民党的军队,稍有不慎即可能遭受来自周边的打击,并不是想北移就可以移的。

  一句话:行动不自由。这和皖南[WanNan]事变后新四军[XinSiJun]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194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皖南[WanNan]新四军[XinSiJun]行动方针给项英的指示中指出:“如移苏南须得顾祝同许可,如顾不许可只好留皖南[WanNan]”。这个历史条件是客观看待皖南[WanNan]新四军[XinSiJun]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是中共中央也一直强调要坚持皖南[WanNan]的革命战略支点。

  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MaoZeDong]等致电陈绍禹(王明)、周恩来、项英等,要他们“考虑后向蒋提议”:新四军[XinSiJun]组建后,部署要“以皖南[WanNan]为重心”,“以陈毅支队置于皖南[WanNan],以高敬亭支队并准备增加一部置于皖北”。新四军[XinSiJun]组建后的部署,是由蒋介石按照这个提议确定的。1940年4月21日,新四军[XinSiJun]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等建议军部移苏南,项英也同意。中央于5月4日复电同意军部移苏南,同时要求“皖南[WanNan]力量不要太弱,并须设置轻便指挥机关,以便坚持皖南[WanNan]阵地并发展之”。

  1941年1月28日,即皖南[WanNan]事变大规模战斗后仅14天,中共中央要求新四军[XinSiJun]派人重返皖南[WanNan],收集失散力量,重燃抗日烽火,“以便将来向南发展,扰乱国民党后方”。这些都说明,中共中央、毛泽东[MaoZeDong]一直是重视坚持皖南[WanNan]这个战略支点的,不能片面批评项英“长期株守”皖南[WanNan]。

  时任新四军[XinSiJun]秘书长的李一氓回忆,当中共中央最后决定放弃皖南[WanNan]时,项英并未表示拒绝,不能说中央下了命令他不执行。如果他不想北移,为什么还要派军需处副处长宋裕和等人带领大批人员先期北移呢?所以那种讲项英反对北移是根据不足的。

  三是新四军[XinSiJun]皖南[WanNan]部队北移是当时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

  很多资料和文章,甚至有些文件都批评是项英违背中共中央、毛泽东[MaoZeDong]的指示,一味地“拖”,才导致错过了最有利的北移时机。这是有失偏颇的。

  当时,中共中央、毛泽东[MaoZeDong]所讲的北移是有先决条件的。11月9日,朱、彭、叶、项复何、白“佳电”中,答应“遵令北移”,同时提出“宽以限期”。这就是说,时间并未说死。11月10日,即复电同意北移的第二天,毛泽东[MaoZeDong]电告叶、项:要叶挺去第3战区与顾祝同谈判,提出停止汤恩伯、李品仙20万反共大军东进为谈判“第一位问题”。11月15日,毛泽东[MaoZeDong]指示,要以皖南[WanNan]部队北移,换取停止汤、李大军东进为“交换条件”。11月21日和12月1日、14日,中央连电叶、项,要他们向第3战区要开拔费、补充饷弹、解决补充条件,以“延缓开动时间”。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皖南[WanNan]部队北移走不走、何时走,都是要由中央决定的,不是新四军[XinSiJun]说了算。当时中共中央对北移时限的要求,也一再变化。

  12月4日,中央电告叶、项:“移动时间蒋限12月底移完,我们正交涉展限1个月”。12月18日,中央以朱、彭、叶、项名义电告国民党方面,要求“展缓移动时间至明年2月半”。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央和毛泽东[MaoZeDong]对皖南[WanNan]部队北移是想“拖”的。在当时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其不易,对已经占领和长期经营的地方不愿让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拖”的态度对赢得北移时间确实是不利的。

  直到12月25日,毛泽东[MaoZeDong]仍讲“以拖为宜,拖到1月底再说”。12月26日,毛泽东[MaoZeDong]接到周恩来报告,称蒋介石态度很顽固,看到“拖”的办法不行了,才下决心要北移,发出“严责电”,要求皖南[WanNan]部队“最近决定全部北移”。如果这个决心早点下,对皖南[WanNan]部队北移就能赢得有利时机。1941年3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MaoZeDong]讲到:“项英、袁国平的错误,中央也要负责”。

  四是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

  毛泽东[MaoZeDong]一再讲:“只要蒋介石未与日本妥协,大举剿共是不可能的”,“只要蒋不投降,大举进军是不可能的”,“蒋介石为使我军移动不生变化起见,确已命令顾祝同通知各军加以协助,故阻碍是不会的”。

  1940年11月30日,毛泽东[MaoZeDong]致电叶、项:“日蒋决裂,日汪拉拢,大局从此有转机”。并指示说,黄桥、曹甸之战不会导致蒋介石大规模的报复,“以大势判断,蒋、顾是不会为难你们的”。毛泽东[MaoZeDong]认为蒋介石“既不能投降日本又不能剿共,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蒋介石目前“只有吓人一法”,除此之外“他是一筹莫展的”。并得出结论:“此次反共规模,不会比上次大,只会比上次小”,最多不过“大吹小打”。

  由于对局势持乐观态度,毛泽东[MaoZeDong]没有立即纠正项英迟疑不决的错误,甚至默许项英对北移的一再拖延。在新四军[XinSiJun]领导层也有轻敌问题,对敌情判断若明若暗,对北移中的困难严重认识不足,认为“即使与敌发生战斗时我亦可很快将敌消灭或击溃”,“只打40师,估计力量有余”。

  五是新四军[XinSiJun]被迫作出冒险南下的决定。

  1940年10月,韩德勤在黄桥失利,蒋介石肯定会报复,但中央没有对此作出部署。

  11月,刘少奇、陈毅要打曹甸,叶、项顾虑曹甸战役对皖南[WanNan]部队北移会有不利影响,于11月29日向中央请示:“苏北动作如何?如与大局无碍,可否延至我安全北移后?”第二天,毛泽东[MaoZeDong]等复电叶、项:“苏北动作不碍大局……顾、韩会要叫几声的,你们敷衍一下就完了”。

  但事实却完全相反,蒋介石于12月10日向顾祝同下令,不准新四军[XinSiJun]皖南[WanNan]部队经苏南北渡,以免直接参加对韩部的攻击;如新四军[XinSiJun]皖南[WanNan]部队至限期仍未北渡,即予“解决”。顾祝同接电后,立即加快围攻新四军[XinSiJun]皖南[WanNan]部队的部署。同时,国民党方面在报刊广播里大肆宣传新四军[XinSiJun]皖南[WanNan]部队要北移,等于通知日伪加强长江的封锁。这样,皖南[WanNan]部队从铜陵、繁昌直接北渡和东进苏南再北渡的路线均已卡死,加剧了北移的困难,叶、项被迫南走“绕道”的路线,而不是“误打误撞地钻进了国军的口袋里”。

  有的学者分析从驻地往北或往东开,会比往南绕行更安全。实际上部队大规模直接往北开,有日军沿江封锁,已走不通。往东开,1940年12月日伪正在“扫荡”苏南,非战斗人员经苏南北渡都是分散化装、持着“良民证”、分批分期偷渡过江的。而在12月10日前,国民党规定只有非战斗人员可以过去,战斗人员是过不去的;之后,连非战斗人员也过不去了。

  从现在来看当时,皖南[WanNan]新四军[XinSiJun]不论走北线、东线还绕行南线,都是走不通的。因为国民党军已形成包围态势,不打硬仗,是冲不破敌之包围圈的,仅靠避敌行军或谈判借道,对决心已下的蒋介石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