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党的“三件大事”中的安徽印迹--中国年鉴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 “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二是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这三件大事中,党带领安徽人民艰苦奋斗留下了光辉足迹,安徽人民为此作出了卓越贡献。
安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安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这里走出了陈独秀和王稼祥等为代表的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前后,安徽先进知识分子创办了 《新安徽》、《平议报》、《白话书信》等进步书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 1921年10月,在舒传贤、周新民等人的积极活动下,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安庆正式成立,成为在全国较早成立的团的组织。此后,一部分在省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安徽青年,纷纷回到安徽,开展活动,发展党员,筹建党的组织。 1927年5月,中共安徽临时委员会在湖北汉口成立,随即有效地组织领导了一系列有影响、有规模、有特色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推动了全省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徽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创建了豫东南根据地和皖西根据地,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七会议”后,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迁回芜湖,恢复组织、积聚力量、开展工作。1931年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书记。安徽各地党组织领导广大农民先后发动了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和请水寨暴动等60多次武装起义和农民暴动,创建工农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主力红军长征后,皖西和皖南的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土地革命的熊熊烈火燃遍江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就崛起于大别山区,创立了名闻中外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原局所在地,是华中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和新四军的指挥中心。 1937年10月,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从1938年3月起,新四军军部和第二、三、四、五、六支队以及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陆续进抵安徽大江南北,成为安徽抗战的中流砥柱。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二、第四、第七师先后开创了淮南、淮北和皖江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控制面积达9.1万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战争时期,安徽是大决战的主战场之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在国民党重兵进攻下,安徽各解放区的城市和交通线几乎都被国民党军占领。主力部队撤离后,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领导地方武装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调动和牵制了大量敌军。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大反攻的序幕。解放军先后挺进皖西和豫皖苏,胜利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完成土改和消灭敌人两大任务”。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皖北地区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安徽人民群众和地方部队积极配合主力作战,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凯歌。淮海战役后,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于1949年4月初移至肥东瑶岗村,指挥和部署渡江作战。21日,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万船齐发渡江作战。4月30日,安徽屯溪和平解放,不久安徽全境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各地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来。195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安徽省委成立。安徽各级党组织领导全省人民,通过城市接管、稳定物价、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努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同时,努力恢复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通过三年恢复时期的开创性工作,安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各项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艰巨任务。随后,省委领导安徽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安徽初步建立起来。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安徽人民在省委领导下,开始进入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生死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00年,中央决定安徽以省为单位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1年,安徽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巩固、规范、完善、配套”的要求,认真落实农业税计税价格,对农业税计税土地实行动态管理和农业税计税常产实行上限控制;2002年,在萧县、砀山县进行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试点改革,并于2003年4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推开,在全国率先取消农业税附加和降低农业税税率。2005年,全省全面免除农业税。 2007年3月4日,省委、省政府发出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在全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近年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抢抓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执笔: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