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宋任穷在莘县杨庄:用耕牛套子化险为夷--中国年鉴

  

宋任穷在莘县杨庄:用耕牛套子化险为夷--中国年鉴

抗战时期,徐向前与符竹庭、宋任穷、肖华(自左至右)在山东。

  □ 牛贵葆 马士祥 闫洪涛

  莘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冀鲁豫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许多老领导、老同志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其中级别最高的当属宋任穷同志。今年“七一”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宋任穷同志诞辰102周年。因此,在莘县大王寨乡杨庄村提起宋任穷,十几位90高龄的老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军民鱼水情

  宋任穷,湖南浏阳石拢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师政治委员。1936年起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军长,援西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

  1942年至1943年,由于日军连续采取“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囚笼”政策,再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冀南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针对这一严峻的斗争形势,根据上级指示,莘县、朝北在杨庄召开会议,宣布两县合并为莘朝县,划归冀南区领导。以宋任穷为司令员的冀南军区司令部及部分行署机关,遂进驻杨庄村。冀南军区司令部就设在夏少增家中。

  大约是1942年,宋任穷的女儿宋丹出生在杨庄。当时的农村有很迷信的说法,外人不能在家里生孩子。出于尊重群众风俗的考虑,宋任穷扶着大腹便便的妻子准备搬到村东头的窑洞中生产。这时,村民郭文清的母亲拦住他们夫妻二人,让宋任穷的妻子去她家生产,并整整照顾了宋任穷夫人一个多月。宋任穷夫妻对郭母非常感谢,直接就认她为母。

  为了纪念女儿的出生,宋任穷还特意在夏少增家中栽了一棵红枣树。虽说岁月已流失了好多年,但这棵红枣树却是根深叶茂、长势喜人,每年果实累累。

  宋任穷的夫人钟月林,曾在延安学习无线电,她负责冀南军区司令部的无线电,就在宋任穷所住的院子外,有棵大槐树上缠满了电线,不少村民对此很是好奇,钟月林就解释说这是电鸟用的。

  宋任穷在杨庄住了近一年的时间。90岁高龄的夏高升回忆说:宋任穷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浓眉毛、高鼻梁、大眼睛,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部队生活非常困难,宋司令指挥所属部队以劣势装备,打一仗胜一仗。我和村里的儿童团自编了一首歌谣:

  宋司令的兵真难当,破袜子破鞋破军装;

  黑窝窝头小米汤,老萝卜咸菜辣椒酱。

  土枪土炮上战场,打一仗胜一仗,

  早晚把日本鬼子消灭光。

  在冀南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宋任穷率领机关干部经常深入群众,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抗日军民的士气。夏高升老人还回忆道: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吹拉弹唱。宋司令在杨庄的那段日子里,就很重视抗日文化宣传,经常教我学唱一些抗战歌曲。冀南区在杨庄组建了文工团,定期搞文艺汇演。我作为杨庄村文艺演唱代表,多次登台演出。

  夏高升老人还说:宋司令工作之余,最大的一个嗜好就是踢足球。因杨庄缺少场地,他就改为踢毽子。他踢得既高又准,还次数多、时间长,我每次同他对踢毽子,都甘拜下风,赢他不过。

  “盖克炮”显神威

  宋任穷进驻到杨庄村后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冀南军区和冀鲁豫两军区合并,组建为新的冀鲁豫军区。宋任穷任司令员(后来接替黄敬兼任政治委员)。他在抓好军事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在杨庄村建立了党支部,夏少增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夏云龙、夏炳银、王景贤三名党员为党支部委员。村里成立了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连。在原有四名党员的基础上,又发展其他五名积极群众为党员,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在杨庄的影响下,武家河、余庄、尧头等十几个附近的村庄,也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20多名。

  在杨庄村西北角就是冀南军区兵工厂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军区部队装备非常简陋,一部分靠缴获,另一部分靠自制。在1939年潘溪渡战斗中缴获的一门日式九二步兵炮,因打扫战场时间仓促,无法及时搬运,干部战士们就只好将这门炮拆散后埋在黄河滩里。后来,这门炮被干部战士搬运到杨庄冀南军区兵工厂。在兵工厂里,当时有一位从山西来的叫盖克的技师,修炮技术堪称一流。在重新组装试射这门炮时,不慎被炸伤。宋司令亲自为盖克倒水喂饭喂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并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大胆科学实验。盖技师终于不负厚望,将这门火炮试射成功。在朝南战役和临清战斗中,打碉堡、攻堡垒大显神威,极大地减少了部队伤亡。因此,军民都把这门炮称之为“盖克炮”。新中国成立后,这门九二步兵炮一直存放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平原地道战

  老党员孙德明回忆说:在宋司令员进驻杨庄后,就全面担负起领导冀南区抗战的重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他积极贯彻落实一二九师首长提出的在平原建立“人山”的思想,广泛发动军民开展挖地道、挖道沟及改造村形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宋司令的精心组织指挥下,仅冀鲁豫和冀南两大战略中心区,就挖道沟25000余公里,有效迟滞了日军的汽车、坦克、骑兵的快速进攻。在杨庄,宋司令亲自带领群众挖地道,仅用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就挖成了从杨庄通向武家河、余庄、尧头等六七个村的地道,总长20多公里。在今天的杨庄西南角,还有一处隐约可见的地道口,但村里的部分地道现在已经找不到出口了。现任杨庄村支部书记夏祥印说,当年在宋任穷所住的房间里,八仙桌下就有一个地道口。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杨庄仅仅遇到了鬼子的两次“扫荡”,但是从未被占领。曾经有一次,敌情报人员将冀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就是杨庄的消息,报告给当时的莘县翻译官康焕章,他带着鬼子来的时候,绕了个大弯,给军区的机关转移赢得了时间。

  是时,鬼子已经将杨庄附近的石固村包围,马上就要赶到杨庄。宋任穷指挥军区工作人员转移,兵工厂的机器以及制造子弹和枪支所用的清朝铜钱都被埋在了地里。宋任穷本人则从墙上拿着耕牛的套子,化装成了农民混在人群中,巧妙地化险为夷。

  从1942年至1944年春,宋任穷作为冀鲁豫军区、冀南区的主要领导,以卓越的组织才能、军事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指挥所属部队及当地民兵武装,粉碎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次扫荡和进攻,先后进行了南宫、大营、朝南、临清、堂邑、威县等一系列战斗,总计歼灭日伪军26000多人,从而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彻底扭转了冀南抗日斗争的严峻形势,使冀南、冀中、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红色遗址

  杨庄村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群众政治基础比较好。再则,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那时杨庄村有“三多”,即沙荒地多、树多、苇子多。全村500口人,3000亩地,其中大都是一人多高的苇子地。杨庄村四周全是三丈多高的土围子,设有东门和西门。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我党开展敌后抗日工作

  抗日战争末期,1942至1944年春,八路军冀南军区司令部就设在莘县大王寨乡杨庄村,当时任军区司令员的宋任穷就在这里生活、战斗。

  杨庄村里有一位年迈的老人叫夏保印,他说:宋任穷司令员进驻到杨庄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写下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的“温村会议”精神和冀南区党委、军区对敌斗争几年来的工作总结》,涉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三大方面,这篇文稿后来刊登在《新华日报》上;二是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制定和出台了《冀南公平负担公粮征收暂行办法》,实行减租减息,公平合理负担公粮,优待抗属,改善民生等工作;三是进一步办好冀南银行和鲁西银行,发行冀南票,并在北王奉设立了鲁西银行第三印刷所,所发行的冀南票在太行、太岳和冀鲁豫地区流通。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杨庄村却始终保留着宋任穷旧居、军区司令部、军区礼堂、军区兵工厂、后方医院、冀南银行和鲁西银行、烈士墓群、抗战地道等一处处红色旧址。

  在村子中央,几处破旧的老房子,就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在夏少增家前的老房子是当时冀南军区司令部警卫连的所在地,宋任穷就曾住在这里。抗战时期房子是青砖土墙,因为年代已久,夏家重新盖了屋顶。当时夏家的大门上只有冀南军区的代号301,没有其他标记。至今,在夏少增家中依然保留着宋任穷及夫人使用过的办公桌椅、水壶、水缸、木橱等日常生活用具和行军用过的指南针等。

  夏祥印是杨庄的现任村支部书记,他的爷爷夏炳银是杨庄第一任村党支部委员,小时候,他经常在爷爷的怀里,听当时自卫队队长等几位老人讲当年的故事。

  在夏少增门口北侧30米处,就是冀南军区大礼堂,宋任穷在这里多次主持召开冀南区党政军会议,一到开会时,就有不少军人骑着高头大马赶来。至今,礼堂所使用的木制大门、长板凳、木桌子等都保存得完好无损。

  在今天的杨庄西南角,还有一处隐约可见的地道口,距地道口不远处有一烈士墓群。夏祥印说:这几十名烈士,都是从外地转送到后方医院来的,因当时缺医少药,不少伤员因伤重不治而牺牲,埋于此地。宋司令经常来后方医院看望伤员,询问伤情,关心伤员身体恢复状况。有的伤员牺牲后,他还亲自主持召开追悼会,鼓励军民化悲痛为力量,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新中国成立后,宋任穷曾携带女儿,先后两次来到杨庄看望全村群众。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