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战略转变--国家史册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决议);讨论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部队缩编、中央苏区和红2、红6军团战略方针等重大问题。
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不仅使中央红军按照新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灵活机动作战,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留在中央苏区及其它苏区的党组织和红军制定了战略转变的方针,指导中央苏区和其它苏区实现了战略转变,保存了革命的力量,为坚持南方3年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一、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面临严峻的斗争形势,迫切需要实行战略转变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2个纵队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由项英、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等组成,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以陈毅为主任,梁柏台为副主任。不久又宣布成立由项英兼任司令员的中央军区,“指挥江西、福建、闽赣、赣南及闽浙赣5个军区(闽北分区在内)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与二十四师和十军”,继续坚持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斗争。
项英、陈毅临危受命,领导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地方武装及游击队接替红军主力防务,掩护红军主力集结,配合红军主力突围,保障红军主力行动,使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得以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实行战略转移。
中共中央离开中央苏区时,赋予中央分局、中央军区的任务是:在中央苏区领导红军和地方武装以游击战争来保卫苏区,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成果,抗击进犯之敌,使进占苏区的敌人不能顺利统治下去,并准备配合红军主力在有利条件下的反攻;同时,中革军委还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4个县城之间的“三角地区”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最基本的地区和必须最后坚守的阵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进犯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除薛岳纵队、周浑元纵队追击中央红军外,其余国民党军队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进攻,迅速占领了宁都、汀州、石城、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地。陈诚等指挥的国民党至队20多个师共20余万人,加紧构筑堡垒封锁线,组织地主武装,建立保甲制度,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摧毁中央区。在严重的形势面前,以项英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保卫中央苏区,抗击进犯之敌的指示,领导中央苏区军民英勇顽强地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当国民党军队占领宁都、汀州、石城、兴国等地后,中央军区命令红24师在汀州以南阻击河田之敌前进,江西军区独立团阻滞广昌之敌前进,独立第3团监视兴国之敌,独立第7团阻滞石城之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