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唐僧西行并非公派出国学习--中国年鉴(2)
徒弟和白龙马
神话小说[XiaoShuo]中,玄奘[XuanZang]不仅在路上收服了四大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还带了观音的三宝:锦蝠袈裟、九环锡杖、三个金箍,以及御赐的金钵等。神仙开道,白龙御行,这是何等的威风,然而现实中的唐僧[TangSeng]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非但不幸运,简直是不幸。
玄奘[XuanZang]一路西行[XiXing]得到很多人帮助,但不是徒弟,如果说一定要找一个徒弟的话,胡人石磐陀勉强算一个,只有他是主动请玄奘[XuanZang]为他受戒的。
由前文可知,现实中的唐僧[TangSeng]起初只有一人,步行五万里才到达西域。当地一个叫慧威的和尚很同情玄奘[XuanZang],派弟子惠琳、道正护送他西行[XiXing],他们昼伏夜行至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东),两名僧人就回去了。玄奘[XuanZang]在瓜州买到一匹马,但苦于无人相引。此时胡人石磐陀来请玄奘[XuanZang]为他受戒,并自愿当玄奘[XuanZang]的向导。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XuanZang]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且自从玄奘[XuanZang]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可能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音变,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走到中途就一去不复返了。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XuanZang]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而他的前方是茫茫沙漠。在沙漠中,玄奘[XuanZang]迷路了,这本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想到祸不单行,他的最后一个水囊也被打翻。在经过四天五夜滴水未尽的折磨后,玄奘[XuanZang]奄奄一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对于玄奘[XuanZang]而言,观音只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匹枣红色的瘦马。显然,这是一匹具有丰富旅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XuanZang]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与英俊的白龙相比,这匹马连原型都算不上了。
玄奘[XuanZang]在西天拜见到了谁?
在《西游记》中,唐僧[TangSeng]要到达的目的地是西方天竺的大雷音寺,拜见的是如来佛祖。而现实中,玄奘[XuanZang]西行[XiXing]的目的地没有雷音寺,更没有如来。真实的如来即释迦牟尼,诞生于前六世纪,并于八十岁涅槃,而玄奘[XuanZang]西行[XiXing]已经是六世纪的事情,中间已相隔千年,玄奘[XuanZang]到那里当然见不到如来了。
玄奘[XuanZang]要去的是当时令众佛教徒无限神往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寺(在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以东的巴腊贡村),它是当时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学府,在此大小乘并举,以大乘为主。玄奘[XuanZang]到达这里时受到的迎接盛况和小说[XiaoShuo]有得一比,那烂陀寺的僧众闻玄奘[XuanZang]已抵金刚座,特派四位长老前往迎接,更有二百余僧与千余檀越捧幢盖花香前来迎引,在众人的赞叹围绕下将玄奘[XuanZang]迎入那烂陀寺。
玄奘[XuanZang]到那烂陀寺时,正是德高望重的戒贤大师住持此寺。这时,戒贤已百余岁,据说是留寿等候玄奘[XuanZang]的,可见他对玄奘[XuanZang]异常器重。玄奘[XuanZang]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以后,又四处游学,游历数十个国家,虚心向名师请教。随后又回到那烂陀寺,向他的老师戒贤汇报学习情况,受到戒贤的赞赏。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印度戒日朝的国王在曲女城举行了佛学辩论大会,请玄奘[XuanZang]为论主,参加者有五印十八个国王、三千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两千人。当时玄奘[XuanZang]讲论,大家可以随便提问题,但无一人能难倒他。此次辩论让他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XuanZang]参加五年一度、历时七十五天的大法会。会后,玄奘[XuanZang]决定启程归国。
玄奘[XuanZang]回国的消息传开以后,戒日王千方百计地挽留他,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就为他造一百座寺院。可是,这些优厚待遇并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
回国盛况
小说[XiaoShuo]中对唐僧[TangSeng]归唐的经过简单带过,直接由如来座下的金刚驾着祥云护送回国。只提到师徒四人回到大唐后,受到盛况空前的迎接。
现实中,玄奘[XuanZang]归国的路途确实是平坦无阻的,而且有人护送,但不是神仙,而是由几个国家的国王以接力形式护送回国。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XuanZang]返回长安,迎接的阵仗也是空前的,“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无论僧俗都来迎接,以至于整个首都的市场都停了。玄奘[XuanZang]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陈列他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佛像。
《西游记》的结局,说唐僧[TangSeng]师徒将经书送回大唐后,又由金刚带回西天,如来给几个人分别授了职位。真实的情况是,玄奘[XuanZang]回国后,唐太宗曾让他还俗辅政,但被大师婉言拒绝,他的心思都在翻译带回的经书上。
玄奘[XuanZang]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放在翻译工作上,他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新译。以前的翻译方式叫旧译,旧译以真谛和鸠摩罗什为代表,旧译者多为外国人,这些人因不精通汉语,或者过于强调意译、直译,往往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玄奘[XuanZang]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汉语,所译经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
玄奘[XuanZang]回国后还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就是《大唐西域记》,此书记录了西亚、南亚广大区域内的国家、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及当时的状况,玄奘[XuanZang]此书中有些资料,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因此,这不仅让国人开阔了视野,也对印度考古界提供了大量史料。现在几乎所有涉及古代印度问题的书都会引用这本书中的内容。
麟德元年(664年),一代佛学大师圆寂。在安葬玄奘[XuanZang]那天,有一百多万人送葬,三万多人露宿墓旁。圆寂后,大师遗骨送往何处了,至今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