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诗人忆:落洪水未想毛主席语录被批活学活用不够--中国年鉴(2)
屠岸和两个女儿合影(供图:屠岸)
1970年9月,干校再次迁移,从宝坻搬到静海县的团泊洼。静海县那时属河北省,后来归到天津了。干校正式挂牌,名叫“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剧协、美协、音协、影协、摄影学会、中国戏曲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等的同志们都到了这里,成了“五七”学员。我们[WoMen]劳动[LaoDong]的地方,跟劳改农场和右派农场连在一起。劳动[LaoDong]时,能看到穿着囚服的劳改犯,还有荷枪实弹的岗哨。右派农场的右派,穿的衣服跟我们[WoMen]一样。
我们[WoMen]是五连,由剧协与美协的人组成。我们[WoMen]先住在一个大厅里,男女分开。后来打土坯盖房子。我的工作是打土坯,运砖瓦。校部请了县里的建筑工来指导盖房,到冬天,盖房任务全部完成。建成的房分两种,一种是夫妻房,一种是单身房,单身房也是两个人一间。我跟妙英有一间房,冬天有炉子,自己生火,食堂打饭。白天劳动[LaoDong],晚上经常开会学习,汇报思想。
有了自己的住房,即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晚上看书。准许带的书,有毛选,马列著作,鲁迅著作。读鲁迅没有[MeiYou]禁区,是一大自由。我爱诗,手中却没有[MeiYou]古今中外的诗集。但我心中有,于是与妻子一同默吟杜甫、李商隐,或者默诵莎士比亚、济慈。造反派可以抄走书籍,但抄不走我心中的书。虽然关门闭户,仍恐隔墙有耳,所以仍是默吟默诵。如此一统,可奈我何?
在干校,虽然思想上仍受压抑,但劳动[LaoDong]确能舒张经络,开放襟怀,暂时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收割高粱[GaoLiang]时,上有蓝天,下有大地,左手将高粱[GaoLiang]一大把抓住,右手挥动长镰,从根部把高粱[GaoLiang]切割,大把高粱[GaoLiang]应声倒地。高粱[GaoLiang]穗红色如火,我曾有诗句:“长镰挥舞,一大片火林倒下。”割高粱[GaoLiang]动作幅度大,虽汗流浃背,而身心痛快。割时,心中默诵济慈诗《秋颂》(Keats:ToAutumn)。把切割动作和诗行节奏结合起来。割完后,是用手镰把高粱[GaoLiang]穗从杆上“扞”下(老乡把割穗头称作“扞”)。这项劳作,动作幅度小,须细心谨慎为之。一面默诵济慈诗,一面“扞”穗,节奏舒缓,心态平和。无论是配合割还是“扞”,诗只能在心里默诵。如果出声,旁人会问:怎么啦?或说,神经病!甚或说,阶级斗争新动向来了!所以只能“噤若寒蝉”,自得其乐。
第二年开春,军宣队说要种水稻。但那里是盐碱地,根本不适合种水稻。军宣队的王政委说那就抽水压碱,还是坚持要种。用了两万元,投入多少劳动[LaoDong]力,结果颗粒无收。这个王政委没有[MeiYou]一点歉意,还满不在乎地说,我们[WoMen]失败了,等于交了学费。我干过插秧,长时间弯腰蹲在水田里,很累人的活儿,但我坚持下来了,经受了锻炼。
后期,成立校部,调我去做记录,给军宣队领导起草发言稿。半年、一年,军宣队要总结,也要我起草。调到校部的,还有方杰。后来军宣队让方杰和我负责校部办公室的日常行政事务。校部下属的还有一个医务室,医务室里四五个医生给全干校的学员看病。
在干校展开一场批斗“五一六”的运动,很残酷,常常是车轮战。我是做记录的。“五一六”分子分别在连部被审讯、批判。有的“五一六”,熬不过,违心地“乱咬”别人,过后又翻供。我当时有一种预感,“五一六”像“三反分子”一样,最后是要被解放的。最后查无实据,松了绑,所有的“五一六”全都一风吹了。
各连有食堂,后期伙食有改善。我一个星期帮厨一次。由于参加体力劳动[LaoDong],我食量增大,早上就能吃两个窝头。
1972年“斗私批修”,我做了两次思想检查,最后通过,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从1969年4月初步解放,到1972年7月才彻底解放。
军宣队让妙英参加种菜班的劳动[LaoDong]。因为她体弱,这是轻劳动[LaoDong]。种菜班里还有三个人:美协的蔡若虹、华君武、王朝闻。本来,蔡若虹是主席,后两人是副主席,“文革”中受到冲击。他们都还没有[MeiYou]最后落实政策,还在受监管。人们用三人的姓的谐音称这个种菜班叫“菜花王”。军宣队要妙英汇报他们三个人的言行。妙英对我说了,她从来不汇报。她跟他们的感情好,处得很宽松。
在干校有探亲假。一次,交通有故障,为了跟儿子和小女儿团聚一天,我和妙英赤足蹚水,从北清沟步行几十里赶到一个小站,乘上火车,赶回北京[BeiJing]。
在干校,不知道什么[ShiMe]时候毕业。大家都表态:党指向哪儿,就奔向哪儿。但两三年后有了变化。1971年有一批人先回到北京[BeiJing]。我1972年12月回北京[BeiJing],妙英因为有病,比我早一个月回北京[BeiJing],等待分配。1973年1月接到通知:妙英到出版口(后来发展成新闻出版总署)工作,我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