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60年代台湾青年学生掀起的提高公民素质运动--国家年鉴(2)
震撼台湾[TaiWan]校园的两篇文章
1963年5月,一位来自美国纽约州的基督徒学生狄仁华(笔名),即将结束他在台湾[TaiWan]大学历史研究所攻读中国文史哲的“特别生”生活时,有感于他在台两年所见所闻,写了一篇题为《人情味与公德[GongDe]心》的文章,投到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副刊发表,竟引起强烈回响。
狄仁华说了些什么呢?他说“很尊敬中国文明而且很喜欢中国人”,“欠中华民国和中国人民的债,无法还清”,但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想比较客观地谈谈当时台湾[TaiWan]社会[SheHui]的“矛盾与危险”——富有人情味却缺乏公德[GongDe]心。
狄仁华在台湾[TaiWan]求学和生活中,亲见“将来要居中国指挥地位”的大学生们,没有排队习惯,考试舞弊,借用他人的廉价车票,住宿生不遵守生活公约等等。而这些自私的行为,却会伤害公众,也就是那些看似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们的利益。
他痛陈道,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些自私或违反规范的行为“虽然害了别人,但因为受害的人不是熟人,所以一点儿都没有自觉[ZiJue]有罪”,他质问:“良心麻木的一代能不能尊敬法律,能不能实行法治?”“人情味是中国的一个光荣,但如果人情味侵害法律的范围,就会毒害国家!”狄仁华提出,希望中国青年[QingNian]发起一场提高公德[GongDe]心的运动[YunDong]。
在狄仁华文章刊出前,法律学者俞叔平也在台大的演讲中谈他的“游德观感”,批评台湾[TaiWan]学生“以留学为光荣”、为留学而读书的观念。他还指出,和台湾[TaiWan]相比,德国的学生“非常俭约而富于朝气”,德国人靠各人能力谋生,没工夫也不需要应酬敷衍。台湾[TaiWan]却酬酢频繁,还有所谓礼品店,都是为了“敷衍人情,要求他人破格作弊”。俞叔平批评道,台北有许多酒家,“酒家女郎是商人麻醉公务员的麻醉剂,在办公室里谈不了的事情,在酒家里一定可以解决”。俞叔平的演讲记录,同样发表在《中央日报》副刊。
风起云涌的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
在那个高压的戒严时代,青年[QingNian]学生的自觉[ZiJue]心被这两篇文章点燃了。狄仁华文章刊出两天后,台大图书馆门前出现了署名“一群你的好同学”的公开信,发起“台大学生自觉[ZiJue]运动[YunDong]”,学生喊出“不要让历史评判我们[WoMen]是‘颓废自私的一代’”的口号,发起者希望透过自觉[ZiJue]运动[YunDong],提高大家的公德[GongDe]心,摒弃自私自利,然后把这清风带到社会[SheHui],改革社会[SheHui]上的不良风气。
不久,台大校园贴满了大字报,写着“台大热烈展开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全国同胞都等待我们[WoMen]去唤醒他们!”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和《中华日报》,台湾[TaiWan]省政府的《新生报》,军方的《青年[QingNian]战士报》等纷纷加以报道、评论,官方的广播与电视公司也播出特别节目。由于官方媒体的大幅报道,几天之内,这场“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扩展到各大学、中学校园,运动[YunDong]主体从“台大学生”扩展成为“中国青年[QingNian]”。
当时就读台北市大安初中的马英九,多年后回忆道:“我在教室布告栏张贴了一张大字报——我们[WoMen]不要做颓废的一代,更不要向历史交白卷”。而马英九的学长兼友人、台大哲学系教授,中国统一联盟第一副主席王晓波则回忆,台大爆发自觉[ZiJue]运动[YunDong]后,当时在台中念高三的他,本在准备大学联考,结果抛下了课业,“到处去开座谈会,刻钢板”,“然后一张一张去印,发传单、贴海报”。
国民党当局试图引导运动[YunDong]方向
有了国共斗争的惨痛经验,国民党当局是惧怕青年[QingNian]运动[YunDong]的,不过这场“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的基本元素似乎有利于它的统治。
首先,这场运动[YunDong]的出发点是“提倡公德[GongDe]心”,这可以解释成要求青年[QingNian]学生们“自觉[ZiJue]地”遵守社会[SheHui]秩序、遵循政府颁布的法令,而无论这个法令是否经过人民的同意、是否维护人民的利益。在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之前,蒋介石刚刚在训示中指出,“守时、守份、守法、守信、守密”五项为“当前革新的基本要求”。青年[QingNian]自觉[ZiJue]运动[YunDong]的诉求,和蒋介石的“五守运动[YunDong]”不谋而合,更可以看成是青年[QingNian]主动呼应蒋介石训示的表现。
其次,对官方来说,“没有公德[GongDe]”除了是不守秩序之外,也是个人自由过于泛滥的结果。前述俞叔平的演讲中,就提到“从个人自由一方面来讲,我们[WoMen]这里可以说自由得过分,虽然现在还在戒严期中,但三更半夜仍然可以在街上溜达溜达,毫无阻碍”,狄仁华文中也提到了个人自由与法治产生冲突的问题。如果联系到三年前自由主义刊物《自由中国》才遭停刊这个时代背景,国民党当局不会放弃任何机会来压缩个人自由的空间,铲除自由思想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