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78年春8亿公社社员有1/3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现在这样一来,就放出去一百亿公斤。当日中国农村八亿零三百二十万公社社员中,有三分之二的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初期,有三分之一则连三十年代也不如。
本文摘自《1978年历史不再徘徊》,作者:凌志军,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五万个人民公社为城里人提供了多少食物——几百万农民[NongMin]乞讨为生——“三年决战”与安徽“六条”——“真理标准”讨论对人民公社的影响——“责任制”:一个[YiGe]持续时间最长含义变化最多的概念——凤阳的“四级所有”
1978年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去世已经[YiJing]一年又三个月。伟人辞世长卧,令我们庞大而又古老的国家失去了以往的平衡。一个[YiGe]时代戛然而止,另一个[YiGe]时代的开始却又如坠五里雾中,那时候,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里都弥漫起这一种感觉。但是,历史的交汇点此刻被装在一个[YiGe]信封里,竟是大大超过世人所料。
l月1日凌晨,整个中国还在睡梦之中,一个[YiGe]搬运工人从床上爬起来,揉揉眼睛来到北京火车站上,把这一纸书信和着一大堆邮包,塞进一列火车的邮政车厢,然后照往常一样,甩甩手就走了。这信的外表没有[MeiYou]任何特别的地方,此刻正随车向南京而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光明日报》的哲学编辑王强华在这封信中告诉他的作者,文章[WenZhang]已经[YiJing]编定,寄还征求意见。信内还附有一纸清样,文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作者胡福明。
这时的胡福明,远没有[MeiYou]后来那样的声名,还不是江苏省委党校的校长以及省委常委。他只是南京大学哲学系里一个[YiGe]少为人知的教师。亦教亦学,寻章摘句,作文著说,在他的职业里为常事。投石于报界,一鸣惊人或者泥牛入海,都不足为奇。忽有编者复信,他有那么一点儿受宠若惊,当然不会作出否定的回答,他不暇思索,当即回信同意编辑对文章[WenZhang]的改动。
整整十年之后,胡福明对《光明日报》记者张义德说,最初写作这篇文章[WenZhang],完全是“我个人的行动”(《光明日报》1988年5月13日。),其本意是说他并未受到任何人的指使。看来这是实话。那时候,这位哲学教员即使有再强悍的哲学思辩,也无法预见,他这“个人行动”竟会酿成震撼整个中国的大波澜,也改变了人民公社的命运。
今天来看,胡福明的最初动机确实有着很浓的偶然色彩。几个月前,也就是1977年盛夏的时候,胡的妻子患病住在医院里,胡白天在哲学课堂上为人师表,晚上到妻子的病床边尽为夫之道。南京的夏夜,酷热难挨。那时候,家用的电器还未流行起来,普通人拥有一个[YiGe]收音机已是一种奢侈。医院里普通病人的房间,自然不会独有清凉。溽热里,蚊虫的鸣声、病人的呻吟、人体由于汗浸发出的各种味道、医院深处充塞着的各种声息,把胡福明包围起来,令他无法入睡。万般无奈中,胡忽然想到王强华,他们[TaMen]在几个月前相识于一个[YiGe]讨论会上,他还记得王强华曾经约他为《光明日报》理论版撰写文章[WenZhang]。于是,胡从家里抱来若干经典与材料,坐在妻子的床前构思他的文章[WenZhang]。文章[WenZhang]四易其稿之后,胡将它寄给《光明日报》。胡后来说,他的文章[WenZhang]是在医院里孕育出来的。(《光明日报》1988年5月13日。)
但是,在另外一个[YiGe]地方,他对解放军报社的副社长姚远方说,他的文章[WenZhang]是“逼出来的”。逼他写文章[WenZhang]的并不是医院里的酷热、沉闷、汗臭和蚊子,而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你当时哪里来的那股勇气?”姚远方问道。这时已经[YiJing]是十年以后,姚显然认为胡从一开始就抱有大义凛然的动机。
“那是逼出来的”,胡回答,“1977年2月,两报一刊发表《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看到这‘两个凡是’,我觉得,是语录标准,还是实践标准,这是一个[YiGe]关系重大的问题,如果束缚于“两个凡是’,拨乱反正就无法进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就无法纠正,当时,一种责任感驱使着我,决心写这篇文章[WenZhang]破一破‘两个凡是’”(《解放军报》1988年6月7日。)。
以九十年代人们的眼光来看,“两个凡是”的荒唐和霸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个人崇拜具有明确的批判意识,并且付诸行动,确需一种罕见的勇气。胡福明最初的行动可能仅仅是为了消磨漫漫长夜,这是任何一个[YiGe]在医院里守过病者的人都可以[KeYi]想象的,也可能是出于某种见义勇为的心理,或者更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对于这些[ZheXie]细节的辨认,常常不为历史学家看重,但是,这些[ZheXie]细节却可以[KeYi]令我们知道,历史这条河流在她转弯的地方,常常会有一些偶然的风生水起,推动它突然跳跃起来,急转直下,一泻千里。假如不是王强华结识了胡福明,并且要他为自己的报纸写文章[WenZhang];假如胡福明的妻子没有[MeiYou]患病也不用他在医院照料;假如那个时间不是三伏,或者南京的医院里面有一部空调,让他在夜间安然入睡,那么,胡是否也会在这样一个[YiGe]时间里写出这样一个[YiGe]题目来,并且寄给这样一家报社?以后的事态证明,文章[WenZhang]的命运与一连串偶然的事情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