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文革”群众权力争逐:签订和解协议立即被撕毁--中国年鉴(4)

  

  5月30日凌晨2时许,蒯大富等返回清华。蒯大富大哭一场,说:“总理给我们当头一棒,又加盆冷水。”3时许,团派广播台广播了谢富治致蒯大富和“革筹小组”的“信”,以及推迟召开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成立大会的“通知”⑨。

  5月31日,团派成立了其核心组织“六二四战团”,以1966年6月24日蒯大富等人同工作组论战的日子来命名这支队伍,旨在专门与四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也标志着团派与四派的对峙和冲突已经不可调和。

  清华团记“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的流产、夭折,无疑是清华大学文革[WenGe]初期史上更是团派与四派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四派从井冈山兵团[BingTuan]分裂出去到另立“山头”并给予团记“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美梦以致命的打击,前后只有一个半月时间。在这较短的时间里,四派崛起,成为敢于向团派问鼎清华大权并角逐清华文革[WenGe]天地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67年4月开始,团派与四派的对立直至1968年春夏的生死之战,给清华文革[WenGe]初期历史烙上了浓重的群众[QunZhong]冲突的“底色”,这种“底色”在许多方面遮掩或冲淡了1967年4月之前清华文革[WenGe]的种种矛盾及对抗。例如,1967年春夏开始的全国性的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运动中不同派别的矛盾和冲突,已经大大超出了1967年初及其之前的文革[WenGe]所谓同“走资派”斗争的主题。文革[WenGe]在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进入了它远远始料未及的群众[QunZhong]运动的总体内讧直至全面内战的阶段。

  清华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两派的分歧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和如何进行文革[WenGe]?具体地说,文革[WenGe]是所谓“彻底砸烂旧国家机器”“改朝换代”“大翻个”,还是“部分地改善无产阶级专政”?二是文革[WenGe]的主要矛盾是文革[WenGe]与走资派的矛盾,还是文革[WenGe]同时与走资派和“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矛盾,即文革[WenGe]的敌人是一个(走资派)还是两个(走资派和阶级敌人)?三是如何评价文革[WenGe]前“十七年”(1949年至1966年)?至少是在教育领域,“十七年”是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专政”、是“烂掉了”,还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四是如何对待在文革[WenGe]伊始被暂时打倒或被“冷落”的清华中层及基层干部?对他们是“上揪下扫,除恶务尽”、把文革[WenGe]当成一场“批判干部的运动”,还是积极给他们“平反平黑”“大胆解放,大胆使用”以最终使他们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五是如何看待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运动?包括文革[WenGe]在内的群众[QunZhong]运动是天然合理的、可歌可泣的,还是具有先天缺陷和现实弊端的?等等。清华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两派就这些分歧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作为文革[WenGe]中激进的甚至极端的群众[QunZhong]造反派(团派)与温和的、相对保守的群众[QunZhong]造反派(四派)的两大代表,团派与四派的这种分歧和论战集中体现了全国不同地区和部门(或单位)的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派别斗争的性质和特点,具有了文革[WenGe]全局性的意义和影响。实质上,概括上述分歧,我们就会看到:第一个方面关系到文革[WenGe]是否是一场所谓涉及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大革命”;第二个方面关系到所有与文革[WenGe]直接相关的人士的利益格局,特别是这种格局与文革[WenGe]前的利益格局的关联,换言之,文革[WenGe]是否为文革[WenGe]前的政治运动的继续和重演;第三个方面关系到文革[WenGe]开展并深入下去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即文革[WenGe]是否是对文革[WenGe]前“十七年”的全局转换;第四个方面关系到在文革[WenGe]进行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和谁发挥主要影响,亦即关系到群众[QunZhong]运动是否会重新转化为原有的广大干部所“主宰”的运动;第五个方面关系到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运动的出路,亦即关系到群众[QunZhong]运动的兴衰和成败与否。这些分歧和论战的深刻和重大实际上意味着文革[WenGe]的走向和命运。同样,这些分歧和论战所具有的破绽、荒唐也是由文革[WenGe]整个理论的荒谬和文革[WenGe]整个实践的异化所带来的,并且反映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衰败和破产⑩。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种分歧和争论都是与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在文革[WenGe]之前和文革[WenGe]之际的切身利益及其格局密切相关的。这种分歧和论战体现在清华“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筹备的全部活动中,就直接成为利益之间的交锋和利益格局之间的混战。成立一个由什么样的人所代表或所主导的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不仅仅关系到文革[WenGe]某一特定群众[QunZhong]组织的权威和力量,更是关系到不同群众[QunZhong]的切身生活。同样基于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斗争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清华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两派的权力争逐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妥协的可能和退却的余地。这两派都把文革[WenGe]群众[QunZhong]斗争的“两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对立派群众[QunZhong]所试图达到的,就一定要阻碍、破坏;凡是对立派群众[QunZhong]所阻碍、破坏的,就一定要力争达到”淋漓尽致地推向了极端。例如,清华文革[WenGe]两派各自内部的“鸽派”在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筹备问题上一度曾有的种种妥协尝试,无不为自己组织中“鹰派”的极端行径所否定、所推翻。

  到了1967年底,四派的工作之重点已不仅仅是给清华广大原干部平反、平黑,而是竭力使他们加入清华文革[WenGe]的运转甚至决策之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四派不断从广大原中层干部中“物色”年富力强并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准备进入将要建立的清华文革[WenGe]领导班子。例如,在1968年初给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的报告中,四派总部[ZongBu]建议:未来的清华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常委中,至少应该“结合”过去清华党委成员8~10人以上,并且最好是由原清华中层干部的代表人物担任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主要领导人的职务。

  1967年底至1968年初,团派与四派的关系已不同于半年多前两派分裂之际,双方由过去主要是认识分歧和观点论战转移到了实际的对抗和冲突。双方围绕着干部问题以及权力问题的斗争逐渐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正是在这个时期,四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强调指出:“革命小将不能执掌未来的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大权。”2月23日,四派总部[ZongBu]在向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提交的简报中明确提出:由革命小将担任未来的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GeMingWeiYuanHui]第一把手是不适宜的。言外之意,也是不会为四派所接受和所认可的。对于团派而言,四派所大力推荐和倚重的干部势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削弱四派力量的主要途径就在于加大打击清华原干部队伍的力度,反过来说,亦然。于是,团派1967年底掀起了新一轮整治和迫害清华原中、基层干部的高潮,而这次行动致使两派彻底走向武斗。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