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毛泽东见尼克松时为何说“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中国年鉴社(3)
三次对外[DuiWai]引进[YinJin]高潮的比较
国际国内背景的巨大变化,是三次引进[YinJin]的指导思想、对象、手段、规模有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
“156项”提出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断扩大,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ZhongGuo]共产党自然要向其寻求支援。1949年2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会谈,刘少奇说:“如果没有苏联[SuLian]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ZhongGuo]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说:“为缩短过渡时期,我们需要经济援助。我们认为,只能从苏联[SuLian]和其他新民主主义国家获取这些援助。我们需要总数为3亿美元[MeiYuan]的3年期(1949~1951年)贷款,每年本息为1亿美元[MeiYuan]。我们希望贷款中包括部分设备[SheBei]、石油、其它物品及维持人民币坚挺所需的银子。”朝鲜战争的爆发,也迫使中国[ZhongGuo]更加坚定地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最终形成了依靠苏联[SuLian]援助,兼顾自力更生,以学习苏联[SuLian]为主的对外[DuiWai]引进[YinJin]指导思想。苏联[SuLian]1920~1930年代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和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中国[ZhongGuo]的榜样。1955年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一五”计划明确指出: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SuLian]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156个单位由苏联[SuLian]帮助设计并供应成套设备[SheBei],这对于保证完成计划是一个很大的有利条件”(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10、426页。)。
在争取苏联[SuLian]援助的同时,中国[ZhongGuo]领导人也注意到要自力更生。毛泽东早在西柏坡会谈时就着重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自力更生。假使苏联[SuLian]不能提供什么东西,那我们也不会抱怨(注:(俄)安·列多夫斯基:《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下)(1949年01—02月)》,《党的文献》1996年第3期。)。1950年1月,他又在苏联[SuLian]指示国内:“在目前数年内多借不如少借为有利。”(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13页。)只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ZhongGuo]才不得不因为战争需求而增加了向苏联[SuLian]贷款。即使这样,在整个“一五”计划时期,来自国外贷款仅为36.35亿元,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7%(注:《当代中国[ZhongGuo]财政》(上),中国[ZhongGuo]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通过“156项”引进[YinJin],中国[ZhongGuo]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首先,成套苏联[SuLian]项目[XiangMu]的引进[YinJin],为中国[ZhongGuo]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和设施。实行与苏联[SuLian]相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这种引进[YinJin]建设互相接轨,效率高,周期短。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三年时间。其次,在引进[YinJin]成套设备[SheBei]的同时也引进[YinJin]了设计和工艺等新技术。如机械工业4000多项新产品中,有2/3以上是以苏联[SuLian]图纸仿制发展起来的(注:王章豹:《中国[ZhongGuo]机械工业技术引进[YinJin]50年》,《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1期。)。最后,1949~1960年苏联[SuLian]先后派来专家达18000多人,其中1954~1958年的“156项”主要建设时期占60%以上(注:各种数字说法不一,此据沈志华:《苏联[SuLian]专家在中国[ZhongGuo](1948~1960)》,中国[ZhongGuo]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第408页。),为中国[ZhongGuo]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国[ZhongGuo]几十年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次引进[YinJin]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过于强调把引进[YinJin]重点放在建设施工和投产上,一度有盲目学习苏联[SuLian]、忽视本国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倾向,淡化了本国持续开发的力量培育;有些引进[YinJin]设计项目[XiangMu]如三门峡水利枢纽脱离了中国[ZhongGuo]的国情而没有成功;引进[YinJin]专业分工过细,如模仿苏联[SuLian]建立许多大而全、产品单一的军工企业。从引进[YinJin]方式来说,这种依靠苏联[SuLian]支援的大规模引进[YinJin],是非正常状态的,必然要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动荡,并没有使我们得到正常的国际贸易经验和接轨格局。因此,在1960年初苏联[SuLian]突然终止援助时,有些措手不及,许多引进[YinJin]建设项目[XiangMu]下马。中国[ZhongGuo]不得不重新探索自己的对外[DuiWai]贸易道路。
“43方案”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是:中美关系出现缓和,中国[ZhongGuo]加入联合国,但是美国、苏联[SuLian]对中国[ZhongGuo]的军事包围仍然存在,中国[ZhongGuo]国内继续强调备战。另一方面,中国[ZhongGuo]国内虽然通过批判林彪集团纠正了一些“左”的错误,但“文革”路线仍然在继续,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打开一个缺口,恢复扩大对外[DuiWai]经济交往。这种战略决策是离不开毛泽东的。1972年,毛泽东在南方听到一位服务员抱怨买不到凭本定量供应的化纤布,表示为什么不多搞一些生产。周恩来立即抓住这一看似细小的表态,要求国家计委准备对外[DuiWai]引进[YinJin]化纤生产设备[SheBei]。2月,毛泽东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注:“打乒乓球”,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而开始的“乒乓外交”。《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595页。)他借这次谈话批评了闭关自守的错误,准备开拓对外[DuiWai]经济工作。周恩来与李先念、余秋里及相继复出的陈云、邓小平等人,积极推行了这一决策,形成了利用引进[YinJin]解决国内经济建设和生活需要、进一步打破西方经济壁垒的指导思想。
通过这次引进[YinJin],大致上形成了新的对外[DuiWai]贸易格局,正如陈云所指出的:“过去我们的对外[DuiWai]贸易是75%面向苏联[SuLian]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SuLian]、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注:《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在“43方案”中提出了引进[YinJin]设备[SheBei]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地的原则,指出“沿海工业基础较好,可以使进口设备[SheBei]尽快投产,尽快仿制”,“沿海工业发展得快一些,从长远看,对促进内地建设是有利的”(注:《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关于增加设备[SheBei]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转引自陈东林:《70年代前期的中国[ZhongGuo]第二次对外[DuiWai]引进[YinJin]高潮》,《中央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借此,对1960年代末期形成的片面强调三线建设和备战的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更为宝贵的是,周恩来产生了利用外资的认识。1973年6月,他会见美国银行家洛克菲勒时说:通过两国银行来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这是一个有效的渠道。这一点我们还赶不上台湾的严家淦。他们引进[YinJin]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外资,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专门供出口。还在台湾高雄划了一个像香港一样的自由港,不收税。这样,台湾的贸易额就大了(注:《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44、645页。)。10月,他和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会谈时又重提:蒋介石在台湾省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材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吸引很多外资到台湾去投资(注:《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30、631页。)。由于“文革”的环境,周恩来的这一宝贵认识只能埋于心中。
“43方案”是在和极左势力的斗争中推行的。1974年2月,江青指责美国康宁公司送给中国[ZhongGuo]彩色显像管生产线考察团的蜗牛礼品是“侮辱我们,说我们爬行”,引进[YinJin]这条生产线是“屈辱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崇洋媚外”。6月,王洪文又在来信上批示,污蔑向国外买船是“迷信外国资产阶级的假洋鬼子”,是“修正主义路线”。在他们的破坏下,引进[YinJin]彩色显像管生产线的项目[XiangMu]被迫中断。1976年3~6月,正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高潮,“四人帮”乘机大肆攻击“43方案”。张春桥说,“大项目[XiangMu]进口多了,挤在一起”,“在政治局内部有资产阶级,有买办资产阶级”。华国锋反驳说:“进口大项目[XiangMu]是经毛主席批准的,不能说不对,不能批过了头。”张跳起来说:“我不同意你这种说法,你们总是拿主席压人。”江青索性破口大骂:“真是洋奴、买办、汉奸!”姚文元立即附和:“中国[ZhongGuo]劳动人民的果实,部分送给了外国资本家。”(注:国家计委党的核心小组文件,1976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