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沈从文与萧乾40年情分为何断绝:我正在申请入党--中国年鉴网(3)

  

  1935年7月,萧乾刚一毕业,就由杨振[YangZhen]声和沈从文[ShenCongWen]介绍,进入《大公报》工作[GongZuo]。萧乾刚在天津接替沈从文[ShenCongWen]主编《大公报·文艺》的时候,每月至少来京一次。而每次必由杨振[YangZhen]声和沈从文[ShenCongWen]两位负责,把朋友们召到一起,或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或“太太的客厅”,常常是边吃喝,边天南地北地聊。常来的有杨振[YangZhen]声、沈从文[ShenCongWen]、金岳霖、林徽音、冯至、朱光潜、卞之琳、李广田,后来巴金、靳以由沪北上,也加入进来。

  沈从文[ShenCongWen]对萧乾的副刊编辑工作[GongZuo]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关心和支持,他还为萧乾的第一个小说集《篱下集》写了《题记》,称“他的每篇文章,第一个读者几乎全是我。他的文章我除了觉得很好,说不出别的意见。”可以看出来,师傅[ShiFu]对徒弟的努力成果是满意的。另外,沈从文[ShenCongWen]将萧乾的《篱下集》和散文集《小树叶》推荐给商务印书馆编入“文学[WenXue]研究会创作丛书”出版。同时,师徒俩联名出版了文艺书信集《废邮存底》。书中收有14篇沈从文[ShenCongWen]的“废邮存底”和萧乾的22则“答辞”,阐释了他们俩的艺术观点。由于是以书信体形式写成,文字真切平实,论理深入浅出,而且可以看出师徒俩一脉相承的艺术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八一三”以后,《大公报》缩版,萧乾被遣散。流亡到武汉,又是杨振[YangZhen]声和沈从文[ShenCongWen]两位恩师为他找到栖身之处,还让他参加他们从1933年就开始进行的中小学教科书编篡工作[GongZuo]。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杨振[YangZhen]声和沈从文[ShenCongWen]每月都送给萧乾50元钱贴补家用。那时,他和“小树叶”正困居在昆明。萧乾知道那钱是两恩师硬从自己[ZiJi]的薪水中撙节出来的,心里对这份雪中送炭的至情友谊充满了感激。他会珍视这份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萧乾不能忘怀的是,1946年他刚从英伦回国不久,因不满现状,以“塔塔木林”为笔名,假托洋人之口,写了一组反讽现实的杂文《红毛长谈》。沈从文[ShenCongWen]继以“巴鲁爵士”为笔名,写了一篇摹仿“红毛”笔法的俏皮文章,题为《怀塔塔木林》,以响应《红毛长谈》,并流露出批判现实、追求民主的自由主义思想[SiXiang]。他对自己[ZiJi]带出的这位徒弟颇为得意,称:“塔塔对中国本位文化,既理解透彻,文章写来,自然亦庄亦趣,不古不今,驳杂如诸子、精悍有稷下辩士风,引喻设义,奇突幻异,又兼有墨学家宋荣子,法国学人服尔太翁风味。”

  1948年,《红毛长谈》由储安平主持的上海观察社出版单行本时,萧乾收入了沈从文[ShenCongWen]的这篇妙文《怀塔塔木林》作为附录,也算对师徒友谊的一个纪念。但不幸的是,这竟成了师徒俩最后一次真诚的联袂合作。

  解放以后,沈、萧分道扬镳的迹象开始显现,真有一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架势。

  解放以后,萧乾在对外宣传的岗位,安心当起“人民的吹鼓手”。沈从文[ShenCongWen]则是硬被逐出了文学[WenXue]阵营,搞起了古代服饰研究。他一定不想放弃钟爱的文学[WenXue],一度精神失常。他曾用小刀割破血管试图自杀,以求解脱。许多朋友知道沈从文[ShenCongWen]自杀未遂后,都到他家安慰。萧乾更是以弟子学生之谊,多次到沈家探望、叙旧,使沈从文[ShenCongWen]身受感动,绷紧的紧张情绪慢慢松弛下来。

  沈从文[ShenCongWen]心理很清楚自己[ZiJi]当时所处的位置:若想平安度日,只有放下笔,远离文学[WenXue],古代文物里才没有是与非和阶级斗争。所以,他在历史博物馆一干就是整10年的讲解员。

  沈从文[ShenCongWen]也是矛盾的,他虽然做着文物讲解员,似乎远离尘嚣,可也一直巴望有机会出头露面。他希望能得到表明自己[ZiJi]政治[ZhengZhi]进步的机会,哪怕违心地说话做事都在所不惜。萧乾清楚记得1957年反右时,在文联的批斗会上,沈从文[ShenCongWen]发言揭露萧乾早在30年代就同美帝国主义勾结上了。他不敢相信这话出自沈从文[ShenCongWen]之口,他想,我30年代与安澜合编《中国简报》的情况你沈从文[ShenCongWen]是了解的,怎么可以这样恶语中伤。萧乾真想就此割断两人的友谊。朋友之间这样做太伤人心了。但事后萧乾想,沈从文[ShenCongWen]对我的恩太重太重,何况当时他那样做一定是出于强烈的自保意识,不能怪他。

  60年代初,萧乾下放劳动刚一回京,就去沈从文[ShenCongWen]家拜访,并在有了住房以后还曾请沈从文[ShenCongWen]夫妇来吃过饭,表明自己[ZiJi]又安了窝。友情在持续,70年代初,沈从文[ShenCongWen]在咸宁干校劳动期间,还给萧乾写过两封长信,虽然称谓上由“乾弟”改为了“萧乾同志”,但还是能推心置腹,叙谈自己[ZiJi]的近况和心境。沈在1977年9月22日致萧乾信中谈到他正在摸索新诗道路:“这次疏散下来,因血压常在二百,心脏又膨大,已不能劳动,多半躺在床上。虽无书可看,且不明本地语言,向乡人学习也难具体。因此又写了些诗,试着在‘七言说唱文’和‘三字经’之间,用五言旧体表现点新认识,不问成败得失,先用个试探态度去实践,看能不能把文白新旧差距缩短,产生点什么有新意的东西。或许还可以搞出些样品。”然后他提到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万千民众不断努力,人间奇迹得以一一出现,自己[ZiJi]便在兴奋之中“写了首《红卫星上天》长诗,如有机会在另时公开。可惜照目前情形说来,我大致不会看到这首诗发表了。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时代多伟大,个人实在小得可笑。”

  正是沈从文[ShenCongWen]在政治[ZhengZhi]上的激进思想[SiXiang]和行为,导致了沈、萧二人40年的师生情谊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