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柯庆施反右时反对按比例划分 未曾想取代周恩来--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我粗粗对比了一下,更加体会到柯老这句话的来之不易。由于柯庆施坚持“不能套比例”,以致上海虽然划了15419名右派,但是相对数还是比别处明显“落后”。八届五中全会后,举行过一次在京政治局委员会议,柯等七八位政治局委员都没参加。会上挽留过总理,但压根就没有“以柯代周”之说。历史啊,只能一是一,二是二。

  

柯庆施反右时反对按比例划分 未曾想取代周恩来--中国年鉴

本文摘自《江淮文史》2004年第1期,作者:邓伟志,原题:《评柯庆施》

  柯庆施,安徽歙县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历任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上海局书记、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65年4月病逝。

  作者小介:作者邓伟志,安徽萧县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曾任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常委。

  在中共八大的20名政治局委员中,至今没有出版传记的,只有柯庆施一位了,看来对柯庆施的评价还有难度,对柯庆施一生进行研究的人可能也不多。最近终于出现了两篇专门讲柯庆施的文章。一篇是冯锡刚的《“好学生”的最后十年》,一篇是金平的《关于柯庆施几件事的真相——评<“好学生”的最后十年>》(均见《随笔》杂志)。前者全盘否定柯,后者充分肯定柯。这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

  柯庆施支持“评海罢”吗?

  “文革”以后,柯庆施在政治上的名声不好,最主要的一个缘由是盛传“柯庆施支持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大家知道,30多年来一直讲,是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下简称“评海罢”)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十年浩劫后,人们很自然地对“评海罢”的支持者有反感。社会上有很多书籍、文章都在讲是柯支持“评海罢”的,还能不相信吗?可是,不符合事实的话重复千遍,也决不等于事实。

  “评海罢”的始作俑者是康生等人。先是曹轶欧请人评,后是江青组织人写。1964年,江青在北京找人写,未成,1965年春又转而到上海。江青是怎样找到张春桥、姚文元的?是不是通过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还是其他人?说法不一。不过,可以从姚文元的写作时间上找到一些线索。我首先向当时与姚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胡锡涛打听。胡锡涛回信说:“(1965年)4月下旬,内刊与华东局办公厅对换办公地点,从丁香花园迁出,搬入宛平路11号那幢三层楼。我的办公室在第三层楼……我搬入时,我的办公桌是很小的一张,而在右侧有两张大写字桌。公务员说是为姚文元准备的,他写文章要大桌子。五一节过后不久,姚大摇大摆来了。我弄不清他来干什么,但他是内刊编辑部副主任兼文艺组长,是我顶头上司,我不过问他的事。他来后,没有马上进入写作,先是到二楼与原《解放》杂志的同事聊聊,如钦本立、林学渊等等,但也没有透露写什么文章。直到过了一个月,我在周末过组织生活时,听林学渊讲:姚文元在写评吴晗的《海瑞罢官》,是由翁佩珍打字、油印,看到油印稿,才知道这件事。我听了也没在意,姚写批判文章多了,以为这一篇也只是个人兴趣所致……从5月一直搞到10月,断断续续写了6个月,大约写了10稿……他写到第8稿时,主动让我看稿(平时我不看他的一堆书稿),还叫我提意见。”其次,据协助姚查史料的一位历史教师讲,姚是于1965年5月开始动笔的。姚在写了好几稿以后,交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审阅、讨论、修改、定稿的,最后于1965年11月发表。姚文元当时的编制在《解放日报》文艺部。据当时的报社领导说:“姚文元写‘评海罢’时,向我请过假,说市委要他写个东西,‘五一’以后文艺的稿子一般不看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